投资拉动激发县域经济活力 泸县发展呈大踏步

2013-11-12 09:35:20来源:四川在线编辑:王晶城

四川在线消息(特约记者 曾佐然)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速放缓,全省投资增速回落,而泸县投资工作却一枝独秀,继续保持了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态势。全县投资拉动突破的目标任务是到2016年固定资产投资累计突破800亿元,其中,2013年实现投资145亿元。1—9月,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14.53亿元,增长31%,占目标任务的79%。实现了投资增速逆势回升,投资进度、投资总量、投资完成情况均实现历史性突破。

投资拉动作用明显,有力促进了全县经济的平稳增长。前三季度,泸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2.7亿元,同比增长9.8%,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56.8亿元,增长9.9%,实现地方财政收入11.8亿元,增长44.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9.1亿元,增长14.4%,泸县经济保持平稳增长势头。

充实项目储备 投资突破实现可持续支撑

“积极对接国家、省投资政策,在交通、电力、水利、民生等方面包装项目、培育项目,加大向上汇报,全力争取资金和项目,营造更好的投资环境。”县委书记郭庆多次强调。

紧密对接国家、省、市中长期发展规划,深度挖掘“一极一城一区一角”、川南经济区、成渝经济区南部城市群等重大机遇,围绕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社会民生事业等方面,加强了项目谋划与储备。按照“分类评级、滚动入库”要求,动态充实《泸县中长期重大项目储备表项目储备库》,项目库现有储备项目446个,总投资1236亿元。其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03个,投资851亿元;产业发展项目215个,投资278亿元;社会事业及民生项目128个,投资107亿元。

推进项目建设 投资突破实现量质提升

做深做细项目前期工作。主动加强项目前期指导,强化了部门主动服务、先前服务、全程服务的意识。项目审批工作取得实效,1—9月,审批、备案、核准项目共248个,总投资142.6亿元;项目建设顺利开展,玉蟾山温泉综合体、景宏医疗器械等项目实现开工建设,土公庙中型水库等重大项目的前期工作顺利启动。

做好项目推介和跟踪,积极吸纳民间资本投资。集中精力做好世界华商大会、西博会和中国科博会“三大活动”的招商引资工作。1-9月,全县新引进项目76个,项目总投资101.5亿元;在西博会上成功签约项目3个,总投资27亿元。

着力重点项目建设。健全了重点项目领导挂帅、协作推进的责任机制,坚持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情况月通报、季度推进会,重点项目建设进度进一步加快。2013年全县重点建设项目105个,计划总投资644.27亿元,年度计划投资61.9亿元,占固投任务的42.7%。1—10月,全县重点项目完成投资51.27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83%。

加速园区建设 承载能力实现大幅增强

“一是抓紧做好华夏龙窖白酒产业园和泸州医药产业园环评规划编制和审批工作,全力推进园区提档升级。二加快园区道路、电力线路、管网建设等基础设施建设速度,为园区企业入驻创造良好条件。”泸县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周昌海表示。

泸县抓住泸县经济开发区整体纳入泸州临港产业物流园规划的机遇,完成了华夏龙窖白酒产业园和泸州医药产业园5000亩控制性详细规划,正在进行临港经济园15平方公里控规设计及泸州医药产业园20平方公里总规设计。城西工业园8、9号线道路、城西35KV变电站及配气站土建工程正在加快建设;华夏龙窖白酒产业园酱久王、泸荣酒业、华舜酒业、国之酿酒业、龙城印象包装、天津泰达酒业等项目进展顺利;泸州医药产业园科瑞德制药项目进场开工。

强化要素保障 瓶颈制约实现逐步缓解

“争取省、市政府支持,落实重点项目土地指标。大力实施土地双挂钩、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努力争取低丘缓坡试点政策。同时强化用地监管,提倡集约节约用地;创新批地供地方式,以时间换空间,缓解年度供地压力。”泸县县委副书记、县长薛学深介绍。

多管齐下缓解土地制约。在土地计划、政策方面加大了向上对接力度,同时积极开展土地集约利用、盘活存量等多种措施途径解决用地指标。1-9月共统筹使用指标2908亩,目前,重点建设项目大多已供地或已落实指标。

创新投资模式,破解资金制约。围绕“1+3”主导产业,全力引进市场潜力大、附加值高、辐射带动能力强的产业项目。通过政策配套、机制创新、市场运作等手段,使政府引导性投入撬动民间资金转化为民间资本,形成以政府投资牵头、民间投资为主体的多元化投入模式。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