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县惩防结合打造廉洁龙城 营造风清气正环境

2014-01-03 10:13:00来源:四川在线编辑:王晶城

四川在线消息(周蓓 特约记者 曾佐然)2013年,泸县纪委监察局紧紧围绕全县经济建设目标,以建设“廉洁龙城”为统揽,深化完善惩防体系建设,扎实推进全县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为实现“四年翻番、率先突破”目标营造风清气正良好环境。

注重渗透 强化教育 预防腐败有新作为

不折不扣落实责任制。坚持“一把手”负总责。把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列入县委、县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县委书记、县长以身作则,认真践行“四个亲自”。11月,在全县反腐倡廉警示教育专题学习会上,县委书记郭庆亲自为县、镇、村三级千名干部上廉政党课。全年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专题研究党风廉政建设工作13次。县委书记、县长先后17次对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作出批示,讲廉政党课4次,督办案件12件,廉政谈话263人。层层落实责任制。县委书记与全县81个责任单位签订《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各镇和县级各部门比照县上层层落实,做到层层签订,全面覆盖。扎实开展党风廉政建设社会评价工作,实行定期通报,注重结果运用,将社会评价结果纳入党风廉政责任制考核,所占分值不低于30%。今年,委托县统计局对全县19个镇和73个县级部门开展党风廉政建设满意度测评2次,对排名靠后的6个单位主要负责人发放警示卡予以提醒。今年上半年,泸县党风廉政建设社会评价综合指数为86.11,在全省181个县(市、区)排名第31位。加大考核力度。把日常督促检查考核作为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任务落实的重要抓手。修订完善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细则》,对考评为“三等”的单位,在县委、县政府综合目标考核中降等次考核,连续两年被考评为“三等”单位的,责令党政主要负责人辞职或予以免职,有力促进了党风廉政建设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廉政文化建设可圈可点。以书传廉,《清廉人生》广受关注。今年春期起,在市纪委监察局、市教育局的指导下,由县纪委监察局、县教育局组织编写的《清廉人生》读本成功在全市小学五年级推广使用。通过召开全市《清廉人生》推广使用工作会,开展骨干教师培训,编制成果展示作品,制作公益广告片在市、县电视台滚动播放,《清廉人生》影响力不断扩大。以石载廉,“廉石”文化浸润乡野。今年,县纪委监察局积极争取资金近20万元,广泛征集原创廉政警句,在泸县龙桥文化生态园和新农村示范点打造风格独特、一步一景的“廉石”景观,让清风廉韵浸润乡野。以谈助廉,书记约谈常敲警钟。开展“纪委书记约谈”活动,实行人性化约谈,县纪委书记约谈干部达9批127人次。廉政文化示范点建设遍地开花,泸县公安局依托科技信息大楼打造出以“反腐倡廉”为主题,凸显“公安”元素的廉政文化长廊。10月18日,全市公安系统反腐倡廉宣传教育现场会在泸县公安局成功举办,并得到了市纪委副书记辜继杰的充分肯定。云龙镇依托群众休闲广场,打造“廉石”文化长廊;县检察院自编自导自演微型普法短剧《谁动了我的新农合补助款》;县水务局举办“赏莲·学廉·守廉”书画摄影廉政文化活动,引导干部职工修心养性……,全县上下营造出了“人人思廉,崇廉尚廉”的浓厚廉政文化氛围。

廉政教育亮点纷呈。加强领导干部的法纪意识教育,继续开展“会前讲法”、基层党委会“三学双谈”、廉政党课活动。11月,集中开展全县干部“五个一”警示教育活动,县委书记讲一堂廉政党课、观看一场警示教育专题片《作风不实的代价》、赠送一本典型案例读本《悔恨的泪》、开展一次党风廉政建设社会评价民意调查、召开一次反腐倡廉专题民主生活会。依托县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基地广泛开展警示教育,机关干部及镇、村、社干部共3000余人次接受警示教育。开展庭审现场教育,组织廉政风险重点岗位、重点部门人员60余人次旁听职务犯罪案件的审理,切实感受法纪威严。全年开展新任公务员、新任科级领导干部、后备干部廉政教育培训达5000余人次。深化“三早三卡”预警机制建设,拓展“三早三卡”的工作途径、适用范围和应用领域,不断强化“三早三卡”机制的监测预警力和风险防控力度。将安全生产“三早三卡”发放延伸拓展到部门“一把手”、分管领导和一线从业人员,共发放提醒卡214张,警示卡843张,纠错卡4张。

廉政监督不断加强。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加强对“一把手”权力运行的监督和制约,坚持“三重一大”月报告制度,深化对“三重一大”决策和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今年以来,共收到“三重一大”报告570余份,发现问题27个,责令纠正问题10余个,有效规范决策行为、防范决策风险。创新监管方式,制发《泸县科级领导干部电子档案管理办法》,为全县571名科级领导干部建立了标准的电子廉政档案,杜绝带病提拔、带病表彰。今年以来,对269名拟任科级领导干部和拟享受非领导职务干部开展了廉政审查,其中暂缓提拔6名。对拟受表彰的212个集体和795名个人进行廉政审查,其中22个集体和15名个人被取消评先评优资格。

制度建设再上台阶。健全农村“三资”管理模式,以县政府名义出台《泸县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规范化管理办法(暂行)》,有效促进“三资”管理规范化;狠抓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治理,制定《进一步规范政府投资工程项目变更管理及责任追究办法》,实行审批公示制和会审制,有效防控廉政风险;强化效能建设,制定出台《泸县行政效能建设责任追究实施办法》,首次将上班期间在公务场所上网打牌、下棋、聊天以及慢作为等情形纳入责任追究情形范围,加大追究力度。

铁面执纪 严查快处 惩治腐败有新突破

端口前移,畅通信访渠道。进一步完善领导干部约访、下访、接访和包案制度;着力规范程序,加大初信初访办理力度;突出工作重点,狠抓疑难复杂信访化解工作;注重源头治理,强化信访监督工作,大力推进信访工作规范化建设。全县纪检监察系统共受理群众来信来访及电话举报116件(次),比去年同期下降42.29%。化解疑难复杂信访4件。开展匿名信访案件通报25件,为38名党员干部澄清了问题。开展市县镇纪委三级联合大接访3次,发放宣传资料1500余份,接访群众200余人,解决问题71件。

抓早抓小,严肃查办案件。坚持有案必查、有腐必惩,“老虎”“苍蝇”一起打,既坚决查处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又切实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切实维护党纪政纪的尊严和权威。今年,县纪委监察局初核党员干部违纪线索76件,立案73件,同比增长46%,结案72件;处分93人(其中,科级领导干部17人),同比增长32.86%。查办了原泸县海潮镇党委书记赖大志受贿案、原泸县教育局局长杨双平受贿案等大要案,为国家和集体挽回直接经济损失64.23万元。全面推行乡镇纪委办案,印发《镇纪委案件查办工作实施办法(暂行)》,充分发挥镇纪委办案力量。强化业务培训,通过组织培训、抽调办案、跟班学习、以案代训等形式,提高纪检监察队伍办案能力。今年,19个镇纪委共立案44件,同比增长37.5%,处分47人。加大投入,规范管理,狠抓安全文明办案。今年,投入40余万元,建设安全适用、标准规范的办案场所,用3间套房建立办案谈话点,强化了办案安全保障。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