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消息(周才金 曾玉梅)泸县针对目前工业结构不够优化、落后产能占比较大、产业竞争能力不强的实际,努力抓住四川打造“千亿医药产业”的机遇,大力扩大和发掘现有药业优势,争取将医药产业打造成为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兴增长极,计划3-5年,引进规模以上医药企业10-30家,实现年产值50-100亿、税收8-16亿元。
以医药园区建设为引领,挖掘拓展工业产业优势
立足资源,挖掘潜力,大力建设泸县经济开发区,着力打造华夏龙窖白酒产业园、泸州医药产业园“两大” 特色产业园,力求通过做优酒业,做强药业,塑造工业优势,强化工业支撑。近期,聚力打造泸州医药产业园:高端谋划。规划医药园面积20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区10平方公里、扩展区10平方公里,计划到2020年建成立足西南、辐射全国的现代中药产业智能化园区和集医药研发、医药生产和养生旅游为一体的产业新城。目前,已经完成产业定位分析,编制完成一期5819亩控制性详规,启动了总规及环评编制工作;市县推动。成功将泸州医药产业园升格为市级园区,成立副县级规格的药业园区管委会,市上直接调配用地指标、统筹园区开发;集中建设。今年已投入资金1.4亿元,实施9号线主干道、两个节点景观打造和8、13、15号骨干路网以及公共服务平台综合楼等重大项目,完成了2平方公里形象规模,园区骨架基本奠立。2014年,将成立医药产业园投资公司,采取直接投资和项目招引方式,计划整合24亿元集中打造医药园区,确保园区规模突破500亩。
以医药项目招引为重点,加速推进工业结构调整
依托华夏龙窖白酒产业园、泸州医药产业园和神仙桥产业园突出招大引强,通过做增量,盘优存量,今年已招引投资上10亿元的项目5个。重点推进药业招商:推动飞地招商。已与上海市生物医药科技产业促进中心、成都高新区天府生命科技园等缔结为友好单位,通过产业链分工、利益共享的形式开展飞地招商,抢占国内生产型孵化器招商空白,实行差异化优势招商;合作专家招商。与成都中医药大学等大专院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组建起由北大、成都中医药大、四川省医药行业协会等单位专家组成的顾问团,背靠院校,合力招商和开发;整合资源招商。利用赶黄草种植基地是国家基本药物种子种苗繁育基地等中药材资源,金刚烷是化工原料药等精细化工资源,包装推荐药业招商项目,大力招大引强。目前,已与江苏、山东等地医药协会签订协议,加强代理招商。园区现已招引入驻科瑞德制药、杏林医药、西南医疗器械集散中心、锦云堂制药等企业14户,其中投产11户、在建3户。
以医药要素供给为先决,大力优化工业资源配置
优先保障白酒、医药、精细化工、新材料业发展要素,对非“1+3”产业视其具体项目决定要素配置。就医药产业予以特别支持:医药园用地指标由市上配给,县上第一位保障指标落地,并对重大项目供地实行“一事一议”。 同时提高用地效率,2014年将建成标准房3万平方米;对贷款及租住标准厂房的医药企业,分别按贷款利息、租金的50%予以补助三年,同时允许以银行同期利率借用医药产业发展资金进行周转,最高可借款1000万元;专门配套园区35KV输变电站和天然气配气站,目前基本竣工。近期,还将投入8.6亿元,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工程;着手建设科研孵化、中试、药检、物流、批文申报服务平台,计划在2014年6月初步孵化第一批临床产品(初试临床);规范建设金盆山黄栀子等中药材GAP种植基地,力争中药材基地面积突破1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