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带动 让泸县民营经济实现从量到质的飞跃

2014-03-11 12:43:47来源:四川在线编辑:王晶城

四川在线消息(向晓鸿)民营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近年来,泸县通过实施项目带动,发展园区经济,培育产业集群,助力特色产业发展,全面提升了民营经济整体竞争力,在规模、投资、效益等方面取得历史性突破。

行业类型呈现多元,结构逐渐趋向合理

受惠于政策的调整和投资环境的不断优化,泸县民营经济的总量出现了持续增长的态势,经济规模不断壮大。2013年全县个体私营经济体达到23375家,其中私营企业2664家,从业人员 121477人,注册资本75.6亿元。全县注册资本1亿元以上的私营企业9家,1000万元-1亿元的私营企业149家,注册资本500-1000万元的私营企业192家。

泸县依托资源优势,产业特色日趋明显,民营企业的投资领域和经营范围由过去的酒业、种植养殖业、商业等产业为主逐步向酒业、工业、药业、机械化工业、建筑业、旅游业发展,由传统的加工、流通、服务向科技、文化、信息等产业延伸,呈现出多领域渗透、全方位发展的态势。目前,泸县以华夏白酒产业园区为依托,全县已建立了规模酒类企业124个。同时,正在推进泸州医药园区建设,机械制造业、物流企业、文化旅游产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也较大地带动了泸县的发展步伐。

特色经济实力显现,经济贡献率不断增大

近年来,泸县依托“白酒金三角”和“农业大县”的优势,加大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大力发展基酒和特色农产品产业发展,形成以华夏龙窖为龙头的基酒产业园和生猪、龙眼、花生、水产、火腿,木耳、蜂蜜等优势农产品加工销售企业。

在发展中,泸县以多种形式的信用担保,主动协调衔接金融机构,召开银企对接会,允许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借助政府融资平台解决流动资金。截至目前,已帮助民营企业实现担保贷款9.4亿元,并依托泸县的省、县级定点培训机构,大力推广SYB创业培训,促进民营企业发展。民营经济已成为泸县稳中求进、加快发展的主动力。

同时,民营企业从业人员累计达13多万人,为泸县提供了13多万个就业岗位,解决下岗工人和失地农民就业近7万多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7万多人,有效缓解了全县就业压力。

放宽准入培育市场,实施品牌战略提高竞争力

泸县采取“分类指导、择优扶植”措施,对有实力的市场主体进行重点培育,积极支持个体转企业、企业转公司、公司壮大做强的“连环式”转型升级。认真落实“非禁即入”准入政策,进一步降低非公经济市场主体准入门槛,积极支持具有一定规模的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为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或公司制企业,增强非公经济的发展动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消除企业发展的体制性障碍,积极为企业提供法律和技术支持,对非公有制企业进行体制改造,将全县的集体企业、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制企业改造成有限责任公司,增强企业融资扩建的能力。支持有实力的企业“强强联合”、“强强对话”,整合现有资源,实现集约化经营,扩大经营规模和竞争实力,增强企业生产和销售能力。

民营企业要实现从量的扩张到质的飞跃转变,泸县在重视创新和质量、重视服务和信誉的市场观念引导下,使民营企业上档次、上规模、上水平,提高企业产品附加值和科技含量,力推名牌,力创精品。同时大力发展以旅游业为支柱的特色民营企业。以更加开放的心态、更加优惠的政策、更加大胆的步伐,大量吸引民间资金,以各种方式投入到泸县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上来。大力实施商标兴县战略,加快“泸县商标注册库”建设,不断提高企业商标的数量和质量。以白酒产业和特色农业产业为重点商标培育对象,借打造工业强县的东风,大力实施企业商标品牌战略,全面提升泸县白酒的影响力,同时以龙眼、花生、水产、火腿,木耳、蜂蜜等优势产业为基础,发挥行业协会、农村经济组织和商标中介机构作用,加快农产品商标和地理标志商标的申请注册步伐。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