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县玄滩镇:乡村少年宫 让“非遗”后继有人

2014-04-17 15:37:38来源:四川在线编辑:王晶城

四川在线消息(李磊 向晓鸿)近年来,泸县玄滩镇扎实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为未成年人做好事、做实事。玄滩镇乡村学校少年宫结合玄滩镇地方特色和资源专长,开设了音乐类、美术类、体育类、科技类等20多个兴趣活动,其中薅秧歌班和龙舞表演班成为玄滩镇乡村学校少年宫的一大亮点。

非遗课程 彰显特色

玄滩镇作为泸县的一个大镇、古镇,有着宝贵的民间艺术文化遗产。玄滩薅秧歌已列入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玄滩乾坤龙舞被列入泸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弘扬和传承民间艺术,玄滩镇乡村学校少年宫于2011年把薅秧歌和乾坤龙舞列入活动课程,聘请了玄滩镇民间艺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作为辅导教师。

自开班以来,薅秧歌班和舞龙班的同学多次参加市县比赛,并取得优异的成绩。特别是薅秧歌班的同学在首届泸州市农民春节联欢会上获得金奖,在玄滩镇举办的农歌大赛中获一二等奖的优异成绩,舞龙班的同学们也多次代表泸县参加各种庆祝活动。

2013年10月,泸州市宣传部副部长任晓波在视察玄滩镇乡村学校少年宫时感概地说:“乡村学校少年宫好啊,以前城里孩子才有的条件,少年宫让乡村的孩子都有了,而乡村孩子拥有的,如薅秧歌、舞龙等课程,城里孩子还没有机会学到”。玄滩镇乡村学校少年宫的民间艺术课程,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而且成为了乡村学校少年宫的一个亮点。

玄滩薅秧歌登上泸州首届农民春晚
 

民间艺术 得以传承

民间艺术列入少年宫活动,从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促使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使其自我价值在活动中得以充分体现,帮助学生享受成就感,树立自信心,同时让民间艺术得到传承和发扬。

“我参加的是薅秧歌班,我们的辅导老师是一位在玄滩镇小有名气的农歌演唱家,他今年有70多岁了,但身体很硬朗,待人很和善。听着他悠扬的歌声,能让自己在枯燥的学习生活之余使身心获得放松,同时也培养了我的团队精神,我喜欢这种活动”。薅秧歌班的学员小红说。

像小红这样这种把民间艺术当作兴趣爱好的孩子越来越多。而这一切,都源自于玄滩镇乡村学校少年宫。每到周二、周三和周六,乡村少年宫里的各种活动项目热闹非凡。“吹拉弹唱”、“舞文弄墨”、“龙舞秧歌”……孩子们快乐地“玩”着,乡村学校少年宫已经成了他们成长的乐园,民间艺术更是让孩子们兴趣高涨。

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玄滩薅秧歌传人张永宽感概道:“我作为薅秧歌的传人,以前觉得肩上的担子很重,现在看到那么多的孩子兴趣高昂地来学习,我如释重负,同时也看到了玄滩镇民间艺术发展的希望”。

玄滩乾坤龙舞
 

社会点赞 家长认同

玄滩镇乡村学校少年宫,丰富了学校义务教育的内涵,拓宽了免费教育的外延。民间艺术课程的进驻,必将在农村孩子们的心里种下艺术种子,让广大农村孩子参与健康、快乐的课外活动,让他们的文化知识思想品德能够和谐发展,因此得到了广大家长和社会的普遍赞同。

薅秧歌班家长阳先生欣慰地说:“以前我总想让孩子学点书本意外的东西,可乡镇这些地方受到条件限制,到城里又太麻烦,一直觉得愧对孩子……现在乡村学校少年宫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还有大家所喜爱的民间艺术,而且完全免费,我把孩子送到少年宫学习薅秧歌,孩子在学习过程中既学习了不少民间音乐,同时培养了孩子团队精神。我很欣慰,感谢党和政府为孩子提供了这样一个优越的条件”!

据玄滩镇乡村学校少年宫办公室负责人介绍,在少年宫活动开办初期,很多家长带着质疑,认为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大多带着一种观望态度。现在他们明白了,这是一项由政府组织的公益事业,完全免费,现在很多家长纷纷要求孩子报名参加少年宫活动,尤其是玄滩镇的民间艺术。目前,玄滩镇乡村学校少年宫活动得到了社会普遍赞同。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