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三大产业高歌猛进之势 泸县产业突破正当时

2014-04-18 09:52:38来源:四川在线编辑:王晶城

四川在线消息(向晓鸿)泸县作为泸州市的第二大经济体,今年发出了以产业兴县、产业强县的进军令,在产业突破上奋发作为,力争“产业发展突破年”有所突破。

2013年,泸县实现第一产业增加值41.6亿元,增长4.5%,连续三年保持4%左右的增速。粮食总产量实现3年连增,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实现第二产业增加值131.6亿元,增长10%,“1+3”主导产业实现增加值69亿元。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46.8亿元,增长12%。文化旅游产业“十大项目”全面启动,全年接待游客258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6.2亿元,增长26.6%。

加快综合改革,示范发展现代农业

泸县结合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着手建立农村产权交易服务中心,搭建农村宅基地、承包地以及房屋流转、交易提供平台;明晰产权,探索流转机制,推进落地操作。抓住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试点县机遇,以龙桥文化生态园为试点区,有效盘活承包地、集体土地、水利工程等农村资源,探索公司化股份合作运行模式,鼓励并支持种粮大户、承包大户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示范引领现代农业发展。

发展通道经济,加快新村建设。泸县以福集镇赵岩新村为中心,以龙华、小马滩新村为支点,围绕“一带一环三轴一心七区”,打造龙桥文化生态园田园景观和龙桥文化产业,建设“龙桥画廊、田园新乡”,辐射带动三个村全面统筹发展,打造产城一体的生态旅游新农村示范片;以港城大道沿线和川渝结合部的得胜、云龙、兆雅、太伏、立石五个镇为重点, 围绕“二片三带四环六园”,大力发展都市休闲农业和高效复合农业,打造产村相融的休闲农业新农村示范片;以成自泸赤高速路沿线的牛滩、潮河、天兴三个镇为重点,连片改造民居风貌,规模发展观光农业,全面实施科技示范,打造景村一体的生态农业新农村示范片。

2014年,确保竣工完成2013年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建设、2013年农业综合开发、龙阴沟生态观光新村等农业项目;加快建设两港新农村建设示范片、移民扶贫整村推进示范片、移民后扶基础设施建设等农业项目;开工建设2014年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建设、2014年农业综合开发、2013土地双挂钩等农业项目;积极开展土公庙中型水库、城区濑溪河堤防一期工程、杂交水稻种子基地等农业项目前期工程。

加快转型升级,提升发展现代工业

泸县制定白酒产业整合重组实施意见,引导改造扩建的白酒企业向华夏龙窖白酒产业园集中,借助泸州老窖“一园三基地”建设效应,打造名优品牌,以品牌引领白酒产业做优做强。积极争取市级酒业发展扶持政策,引导部分企业向高端发展,推动酒业品牌化发展、市场化提升。同时,引导一部分企业抓紧占领中低端市场,向保健品市场、老年人市场倾斜。

进一步加大“1+3”主导产业培育力度,完善扶持政策,建立扶优扶强企业进入退出机制,严格筛选,定期评估,控制扶持企业数量,将奖扶政策向税收贡献大、吸纳就业多、可持续发展能力强的企业倾斜,推动工业加快转型升级。

依托园区,集聚产业,引领产业结构调整。加大招商力度,引进一批高效益、低能耗、无污染、有实力的大企业、大集团,形成产业龙头,以企招商,延长产业链,提高关联度,培育产业集群。重点打造泸州高新技术产业园医药园区,坚持封闭式动作,园区土地指标实行单列,土地收益、发展基金独立运行;坚持滚动式开发,完善园区管理体制,项目建设滚动展开;坚持政府主导、社会主体、多元投入原则,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争取更多企业入驻园区,推进公共服务平台、公共配套等建设,力争医药产业加快发展。

2014年,强力推进华夏龙窖白酒产业园、泸州医药产业园、神仙桥产业园的基础设施建设,确保竣工完成阿斯特年产50万套医疗器械生产线、千艺门窗年产100万平方米建筑节能性能标识门窗生产线、凯乐名豪年产2000吨白酒生产线扩建等工业项目,加快建设汉唐老窖产业园、荣鑫商贸年洗选45万吨精煤及煤泥新型燃料生产线、新康意彩印包装及BOP膜生产线等工业项目,开工建设吉泰酒业年产10000吨白酒生产线、众鼎中药金盆山800亩黄栀子GAP示范基地及中药材精细加工、科创中药5000亩中药材种植及深加工建设等工业项目。

加快功能提升,特色发展新型城镇

一方面泸县加快重点项目建设,提升城镇承载能力。依托路网、新区建设,拉开城市骨架,扩大县城建成区面积,为城市扩张预留足够空间。加快城市骨干路网建设,启动园区9号线至城北公园主干道、玉蟾大道至港城大道、港城大道至城北公园道路建设,形成县城规划道路的北半环,带动城西新区、城东北片区、城北片区的发展。加快城西新区建设,完成城西学校和九曲河中心公园一期工程建设,城西湿地公园核心区、城西商业综合体和龙城文化艺术中心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加快城南玉蟾山角片区建设,完成“宋城项目”招商并启动前期建设工作。完成温泉度假区道路及配套设施、桥梁、五星级酒店及内湖公园主体工程、石刻博物馆及室外装饰、沿河商业10000㎡工程及山地小镇配套设施建设。加快特色小城镇建设,统筹安排城镇建设用地指标和专项资金,重点支持“一核四副”和省级以上试点小城镇,建立“重点小城镇”建设竞争机制,鼓励先进先行,力争形成一批有影响力的工业型、商贸型、旅游型特色小城镇,鼓励云龙、奇峰等镇实施场镇景观打造,完成喻寺场镇升级改造工程。

另一方面泸县加快配套设施建设,提升城镇服务功能。完成县城夜景光亮工程专项改造,完成垃圾压缩中转站建设,启动县城环卫基地、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加快建设县城五条旅游精品街区,完善游客接待中心,旅游标牌、标识,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县城地下管线数据库,适度发展房地产,提升城镇各项配套功能,为“人的城镇化”提供足够支持。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