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面结合出精品 泸县创新突破产村相融促增收

2014-05-28 09:11:39来源:四川在线编辑:王晶城向晓鸿

四川在线消息(向晓鸿)近年来,泸县农业农村工作紧紧围绕泸州市委“六个突破,四年翻番”总体部署,按照“强基础、兴产业、推改革、促增收”工作思路,突出打造精品,注重点面结合,为县域经济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农田水利建设先进县、省级新农村深化示范县建设优秀单位;太伏镇被评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点;龙桥文化生态园被评为“中国美丽乡村”、“全国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示范村”。2013年,全县第一产业增加值达41.6亿元,增长4.6 %;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9331元,增长12.8%。

以编制全域规划为引领,推动发展格局突破

泸县始终坚持全域、全面、全民的发展思路,编制《泸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2013-2020)》,以高端规划指引科学发展。

优化功能布局。抢抓国家长江经济带和泸州长江经济开发区建设发展机遇,围绕“一心两轴三岸四线”,重点打造都市休闲农业区、生态观光农业区、高效复合农业区和综合配套农业区。

优化新村布局。结合新农村深化示范县建设,集中打造“龙桥”乡村旅游示范片、“港城”休闲农业示范片、“龙眼”生态农业示范片。

优化产业布局。围绕生猪、龙眼、优质稻+花木、蔬菜、水产“三主导三特色”产业,建设高产水稻、优质畜禽、健康水产“三大优势产业区”,名优水果、花卉苗木、绿色蔬菜“三大特色产业带”,农产品精深加工、现代农业冷链物流、产城一体化发展“三大产业化示范园”。2014年,大力实施“四个三”工程,全年力争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4%,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4%。

以涉农重点项目为抓手,推动农业产业突破

该县始终坚持以农业项目夯实农业基础,推进农业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全年确定了建设现代农业示范片等33个涉农重点项目,总投资达15亿元。

通过抓基地,产业规模持续壮大。结合项目建设推动主导产业扩面,特色产业提质,重点建设立石水生蔬菜、云锦中药材、太伏优质龙眼、兆雅粮经复合等10个万亩产业基地。目前,全县已发展龙眼14万亩、花木5.6万亩、中药材1.8万亩。

通过调结构,产业模式创新拓展。结合泸县的丘陵地貌和自然气候条件,调整发展模式,提升产业效益。将传统单一的种植方式转变为稻菜轮作、稻鱼养殖、林下种养等粮经复合模式;利用残次林改造和荒山荒坡整治,大力发展中药材、花木种植;配合现代农业发展,积极推广猪沼果、猪沼菜、林下鸡等种养结合模式。

通过重招商,产业主体快速成长。出台《泸县农业产业招商引资管理办法(试行)》,以工业招商的理念和政策力推农业招商。通过政策吸引和集中扶持,引进新大地等5家公司入驻龙桥文化生态园,大力发展现代观光农业;围绕医药产业发展,引进西蜀九锦、众鼎中药、锦云堂、四川科创等多家企业建设中药材种植基地,培育种子种苗工程中心和中药材交易市场,引导企业从中药材初加工向中药提取和中成药发展。目前,全县共发展规模化家庭农场31个、涉农专合组织258个、市级以上龙头企业37个。

以幸福美丽新村为载体,推动全域新村突破

泸县始终坚持将新农村建设作为统筹推进县域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载体和主要抓手,以点连片,以片促面,推动全域纵深发展。

改善基础把“点”做实。依托省级新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大力推进水、电、路、气等生产生活设施建设,配套环境整治,发展庭院经济。目前,已打造幸福美丽新村45个,建设新村基础设施点47个。

整合项目把“片”做靓。出台《泸县涉农项目资金整合管理办法》,整合所有涉农项目,打捆投入到新农村示范片和农业产业基地建设。“龙脑”、“两港”和“川渝”三个新农村示范片共整合项目资金3.4亿元,示范片建设连续三年在省目标绩效考核中评优。

统筹产业把“面”做优。以“四横八纵”交通骨干网络为轴,以环渝经济带、两港物流区、十大农业产业园为面,坚持“一产提质扩面、二产加工营销、三产乡村旅游”的发展思路,以产业拓展深入推进全域新农村建设。

以产权制度改革为平台,推动农民增收突破

泸县始终坚持以深化改革盘活农村资源,推动农民大幅增收。抓住泸县列入全省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改革试点县机遇,深入推进龙桥文化生态园农村综合配套改革。股份合作推动了农民增收,农民以土地入股成立专业合作社并实行公司化管理,将改革区内的国有(集体)资产折资核算计入专合社股金并让农民享有,由专合社通过招商引资兴办一、三产业,农民按股获得集体收益。产权流转推动了资产升值,建立县、镇、村三级产权流转交易网络,对农村产权实行评估底价挂牌、竞拍流转交易。主动与县农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对接协调,通过龙桥旅游发展公司担保,探索农村产权抵押融资。户籍改革推动了城乡一体,成立“龙桥社区”,让当地农民在不放弃土地的前提下实现就地转移,同时享有农村和城镇的特殊待遇;探索建立农村产权有偿退出机制;对改革试点区域的公共服务按市场化方式进行运作和管理。今年第一季度,当地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3743元,高于全县平均水平416元,其中财产性收入增加170元。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