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水保生态安全节水促经济发展 泸县争创全国水利先进纪实

2014-09-05 10:59:15来源:四川在线编辑:王晶城夏廷贵 特约记者 曾佐然

四川在线消息(夏廷贵 特约记者 曾佐然)泸县是西部百万人口丘陵农业大县。近年来,泸县抢抓发展机遇,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四川省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大力推进民生水利建设,取得了群众满意的显著成效。

务实创新 深化机制改革添活力

泸县成功试点水利基层体系建设。全面完成四川省“三个一”(即:基层水利服务机构建设、基础设施及能力建设标准化试点、村级水务员)试点县工作任务,在全省率先建立村级水务服务点,为全县251个行政村配齐了专(兼)职村级水务员,试点建设通过省级验收,全面提升了水利综合服务能力。

推进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制定了关于加强农村小型公益设施建后管护办法,对小型工程实行分类管护。针对微型水利工程,颁发产权证;组建33个农民用水户协会,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创新小型水库维修养护长效机制,实行定额补助,小⑴型水库由县财政每年补助5万元、小⑵水库由县镇两级财政每年各补助2万元,保障水库维修养护工作的有效开展。2013年2月,水利部在督查全国规划内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作时,对泸县水库管理给予了充分肯定;泸州市水库管理现场会在泸县成功召开。

健全水资源管理机制。强化了水资源监督考核机制责任的落实,严守“三条红线”目标。为改善水库水体受污染的局面,大力实施 “还清工程”专项行动,共投入终止合同补偿费6900万元,收回了46座中小型水库和3400口山平塘水产养殖承包合同,实行天然生态养殖,工作经验在全省推广,有力地促进了水利生态可持续发展。

泸县水务局连续四年被市、县年度综合绩效考评为一等奖,被县委被为“四好”领导班子,被四川省评为农田水利、水土保持、防洪治理、防汛抗旱、水利普查、财务管理、水资源管理、中央财政“小农水”、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作先进集体;是省级最佳文明单位,2012年,泸县被评为全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先进单位。

城乡统筹 构建人饮全域惠民生

针对全县还有56.13万农村群众饮水不安全的严峻形势,“十二五”以来,泸县水务局科学谋划,强化举措,按照“农村供水城市化,城乡供水一体化”的要求,根据泸县地形地貌、水源工程分布情况,突破了城乡、镇域、流域界限,确定了以“分线合一”统筹规划解决全县供水的新构想。

加大投入,通过争取国家和省级专项资金1.61亿元,县级自筹配套资金7580万元,实施中、东、西、北“四线”供水工程建设,以建大型集中供水站为支撑,构建覆盖全县城乡的供水管网,改变了过去供水管网孤网运行、保障能力弱的局面,切实解决和改善了89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占农村人口的90.8%。

建立健全了农村饮水安全管理运营机制,组建了供水管理总站,成立了顺通水务公司加强供水工程的运行管理,收回村镇集中供水工程27处,实行了归口管理,理顺了管理体制,保障了饮水安全。

科学治理 筑牢安全屏障保民安

泸县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城镇防洪设施薄弱,洪涝灾害频发。泸县水务局坚持预防为主,科学治理,取得了防洪减灾的明显成效。

加快推进中小河流防洪治理步伐,实施了县城濑溪河、九曲河等9处堤防工程建设,完成总投资1.82亿元,其中县级自筹配套4360万元,新建堤防工程32公里,综合治理河道49.5公里。自筹资金新建了福集濑溪河大型水闸工程,有效提高县城防灾减灾能力。沿河集镇防洪标准得到极大提高,成功抵御了2012年100年一遇的“7.23”特大洪灾,防洪减灾效益达到5.4亿元。

针对部分水库工程建设标准低、老化严重的实情,强力推进病险水库险险加固,“十二五”期间,投入近4000万元对34座水库的大坝、溢洪道、放水设备进行了全面整治,危急群众的安全隐患得到及时消除,下游近20万群众不再遭受水患之苦。

科学编制了“十二五”山洪地质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规划, 投入了1120万元,建立了视频监测防汛指挥中心、预警系统21套、短信预警发布设施290套、新增雨量站80处、自动雨量监测站点45处、为31座重点中小型水库安装了视频监控系统,形成了覆盖全县山洪灾害危险区的立体化监控网络。

夯实基础 大兴水利水保助民富

为了从根本上切实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泸县水务局大力推进中央财政“小农水”等“五小水利”建设。在“小农水”项目建设中,完成投资2.1亿元,其中县级配套和群众投劳折资1.1亿元,新建渠道 736公里、整治渠道304公里、整治山平塘256口、新建蓄水池196口、泵站64处,新增和恢复有效灌溉面积12万亩;广泛应用PE管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其做法在全省得到推广,“小农水”项目连续三年被四川省评为优秀等次。

加快中型灌区节水改造与渠系配套建设,投入近2000万元,对三溪口水库等中型灌区渠系配套进行了整治,新增和整治渠道21.8公里,新增节水灌面2.65万亩,年增节水能力300万立方米。

大力实施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全面完成2010~2013年试点建设任务,治理坡耕地1488公顷,综合治理水土流失140平方公里。全省2012、2013年坡改梯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现场会在泸县成功召开,并在会上作了交流发言。全国水土保持监督执法能力县建设顺利通过省级验收。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