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消息(代大宏 曾佐然)自2011年12月,泸县第十二次党代会确立建设“文化旅游新县”以来,按照“一年有新进展、三年有新突破、五年上新台阶”的总要求,强力推进文化旅游工作,狠抓重点项目建设,推进产业突破,努力把泸县建设成为文化旅游新县,中国龙文化旅游目的地。
目前,全县拥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件,国家AAA级旅游景区1处,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中国美丽乡村创建点1处,省级森林公园1处,省级风景区2处,市级风景区2处,旅行社门市部3家,创建星级宾馆2家,农家乐20余家,星级农家乐6家。2014年,预计全县接待国内外游客 304.09万人次,同比增长17.7%,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1.45亿元,同比增长29.06%。
规划引领 确立文化旅游发展战略
泸县县委、县政府在认真分析全县及区域经济发展总体趋势、产业结构特点的基础上,及时转变观念,制定了“两化互动强县,文化旅游兴城,产业新村富民”的发展战略,确立了“建设川南经济强县,文化旅游新县”的发展目标,把发展文化旅游业提升到县委、县政府工作的战略层面来抓。成立文化旅游发展工作机构,强力推动文化旅游业发展,形成了全县上下齐心协力共同发展文化旅游的良好局面。
泸县制定工作意见、重点项目考核办法和旅游产业发展非均衡目标考核办法,将旅游工作纳入非均衡目标考核、重点项目考核、重点工作督查督办,将旅游项目招商引资纳入与工、农业招商并轨考核。强化旅游与城镇建设、工业、农业、水利、交通、林业、文化等部门的协调对接和融合发展,全力推进旅游产业发展。推进玉蟾山、玉龙湖、龙桥生态园景区管理体制改革。
泸县坚持借智借力、洗脑换脑来推动发展,坚持与一二三产业结构调整相融合,积极培育新的产业体系。先后邀请了加拿大毕路德、新加坡裕廊国际、北京绿维创景等国际国内一流的旅游规划机构实地考察论证。邀请20多名文化旅游专家讲学、咨询,掀起大脑风暴,用现代文化旅游观念武装全县干部群众的大脑,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智力支持和思想保障。
两年来,完成《泸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编制,确立了“千年古县,宋韵龙城”旅游主题形象口号和logo,“一核两带五区”旅游发展空间布局,确立了全县旅游发展重点项目、支撑项目和特色项目30多个。邀请杨振之来也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考察大玉蟾山景区并编制《大玉蟾山项目建议书》,同时,邀请四川愿景旅游管理策划有限公司完成《泸县大玉蟾山旅游区旅游总体规划 》初稿。拨款70万对乡镇旅游规划进行了专项奖补。先后投入2000多万元编制了《玉蟾温泉景观方案及建筑方案规划》、《龙桥文化生态园新农村综合体规划》等24个旅游规划,形成了以县级总规为总纲,专业规划为框架,景区规划为基础的旅游规划体系。
创新机制 推动文化旅游发展
泸县不断建立健全旅游综合协调推进机制,成立了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任主任,四套班子领导和33个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文化旅游发展委员会,办公室设在旅游局,统筹协调解决文化旅游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提升县旅游局规格,设置旅游发展服务中心。组建了注册资本为5000万元的四川龙桥文化旅游发展公司,出台了文化旅游业发展扶持办法。
建立领导联系重点项目推进机制。为了积极推进项目建设,泸县坚持“县级领导联系抓、部门单位主体抓、项目业主专门建”的推进模式和“一个文化旅游项目、一名联系县级领导、一个牵头部门、一套工作班子、一套考核体系、一抓到底”的“六个一”工作法,有力地推进了项目建设。
健全资金投入机制。自2012年起,政府每年保障5000万元的文化旅游发展专项资金,着力旅游产业的投融资结构。引入市场机制,引导民间资本向旅游产业集聚。2013年以来,成功引进天立集团总投资20个亿建设玉蟾温泉项目,引进泸州新大地生态农业科技公司总投资3.5个亿建设龙桥生态园项目,四川兴胜投资有限公司和四川金弘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投资20亿元打造“泸县城西商业综合体(商业风情街和龙城文化演艺中心和影院)”项目,玉蝉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投资4亿元建设“城西工业园4星级酒店等公共配套服务区”。两年来,这些项目中政府用于基础设施、企业项目建设共计投入资金已超过20亿元。
泸县坚持旅游产业与城市建设融合发展,实现新型城镇化建设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创新。
全力打造县城核心区,坚持城市面貌景观化、城区建设景区化。2013年以来,泸县实施县城美化、绿化、亮化工程,县城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和综合承载能力进一步提升。县城建成区面积11.5平方公里,增加1.7平方公里,城镇人口达11万人。成功创建国家级卫生城是、省级园林城市和四川省环境优美示范城市。
着力打造县域旅游内环,以玉蟾山为轴心,建城区10公里生态堤防湿地景观工程,现正加速建设城西湿地公园和九曲河中心公园、龙城文化艺术中心等项目,使泸县真正成为重要的休闲目的地城市,从而带动全县旅游又好又快发展。
大力构建县域旅游外环,大力开发城西新区和城东北片区,着力构建华夏龙窖白酒产业园、泸州医药产业园等为重点的景城一体旅游精品,把城西新区打造成为两化互动的特色新区和县城建设的标杆新区,实现景城一体、城旅互动。
强化营销 培育目的地市场
泸县加大投入,制作了一批旅游景区、重点项目的宣传资料、招商资料,参加国内、省内旅交会、旅博会等,开展一系列对外宣传营销推介活动;编制《泸县旅游营销策划方案》;与网络科技公司合作,开展网络营销、微信、微博营销,着力打造智慧旅游。与央视等机构对接,制作泸县形象宣传片和泸县主题曲MV等。开发制作了《悟道图》等一批旅游工艺纪念宣传品。积极开展泸县“一日游”筹备工作,拟定“打造泸县乡村旅游升级版”实施方案。同时,加强旅游与宣传部门、新闻媒体的联系与合作,利用旅游信息网站、微博、微信等新媒体、自媒体营销,宣传泸县的资源、宣传招商项目。利用企业和社会各界,开展一系列旅游节事活动,认真举办玉蟾春会、玉龙湖放生节、潮河金秋龙眼节、方洞龙抬头民俗文化节等活动,把游客、客商“请进来”,特别是通过举办“龙文化宣传活动周”、“龙桥生态园川南荷花节”等节庆活动,塑造了良好的泸县旅游形象。
泸县坚持边建设,边规范的理念,制定了《泸县旅游标准化实施方案》,积极打造标准化的旅游示范县。今年,启动了龙桥文化生态园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工作,已编制完成龙桥文化生态园创A实施方案,拟定《龙桥文化生态园创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工作方案》,投资100万元完善旅游标识标牌,目前正在制作安装。新建游客中心,方案设计已完成,预计建设投资400万元。玉蟾山、玉龙湖创建4A级、3A级景区实施方案已完成初稿。指导玉蟾山、龙城大酒店成功创建泸州市旅游标准化示范单位。投入30多万元,在县城内增设旅游标识标牌19块;投入20余万元完成玉龙湖景区、潮河龙眼生态观光园的标识牌制作安装;投入20余万元完成龙桥文化生态园、玉蟾温泉国际度假区、县城主要交通要道的标识牌方案设计;投资20万完成了泸县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建设。目前,已打造三星级旅游厕所5家,星级农家乐6家。开展了“十佳酒店、十佳农家乐和十大旅游商品”的评选表彰。
同时,泸县还加大了标准化培训工作,强化景区服务、酒店服务规范化。先后邀请台湾籍教授段兆麟、省旅游专家、地方名流等来县举办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发展知识、南宋文化、旅游饭店和乡村旅游实用人才培训,拓展了旅游从业人员的思维空间,全面提升了素质。今年,泸县成功创建为泸州市旅游标准化示范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