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伏镇:水稻制种开启脱贫致富路

2016-08-29 10:46:13来源:四川在线编辑:周洁

四川在线泸州消息(李昌浩)初秋时节,是收获的季节,一片片金黄的水稻铺在田野等待收割。在太伏镇伏龙村制种基地,水稻制种收割早已拉开帷幕,村民王影权正收获着辛勤付出后的喜悦。

“今年我家有22亩制种水稻,按照平均300/亩来计算,种子公司收购价在7元一斤左右,今年我有近4万的收入,算下来种制种比较划算。”王影权笑呵呵地向记者说道。这仅是伏龙村发展水稻制种产业拓宽农户增收致富路的一个缩影。

自8月以来,太伏镇伏龙村水稻制种基地便热闹起来,制种户门忙得不亦乐乎,今年伏龙村水稻制种喜获丰收,将为制种户带来一笔可观的收入,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奠定基础。

在伏龙村办公室,伏龙村支部书记伍定祥告诉记者,该村通过发展水稻制种产业,很多贫困户得以脱贫。在了解过程中,伍定祥拿出扶贫手册,记者看到,扶贫手册上清楚的记载着贫困户水稻制种亩数、产量和收入,部分贫困户仅因水稻制种这一项收入已达万元。

“今年伏龙村水稻制种喜获丰收,有的制种贫困户一户就有2万多元的收入。”伍定祥忍不住内心的喜悦,自豪地向记者介绍到,“有了这项产业,脱贫没有问题。”

据了解,该村今年共计实施水稻制种1500亩,今年该村水稻制种近45万斤,同比上涨30万斤,预计实现收入360万元,实现制种贫困户平均增收3000元。

作为四个贫困村之一的伏龙村,是典型的农业村,大部分村民外出务工,农业产业发展种植成本高、产出效益低,村民依靠原有农业发展难以实现脱贫致富。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太伏镇党委政府和村两委精准定位,大力发展杂交水稻制种,在发展过程中,大力实施土地整理,完善制种机耕道、提灌站等基础设施,推广机械制种,运用太阳能诱杀灯等科学技术,采取大户经营、“公司+农户”等种植模式,并以水稻制种老区伏龙村为中心,联合周边村发展制种产业。

下一步,伏龙村将依托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基地项目,进一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农业产业布局,以水稻制种基地为村级产业支柱,鼓励更多村民参与进来,采用“公司+农户”、“专合社+农户”的方式,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水稻制种,提高制种经济效益,让农户们通过水稻制种产业实现真脱贫,走上增收致富道路。

四川在线泸州新闻热线:0830-3776680,微信:【发现泸州】,投稿QQ:115130544@qq.com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