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县教育:民生实事办到百姓心坎上

2016-09-21 19:05:23来源:四川在线编辑:周洁

四川在线消息(莫道江 川报泸州全媒体中心记者 张婷)泸县,千年古县,宋韵龙城,自古就是教育圣地和文化热土,这里孕育了三国名相董允,成就了国画大师蒋兆和,在这片土地上,有响誉川南的省一级示范性重点高中泸县二中,有誉为“建筑工程师摇篮”的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泸州建校……教育成为这个100万人口大县的幸福之梦。

重绘教育新地图,千方百计做大优质教育资源“蛋糕”;力促教育均衡,以壮士断腕的勇气破解“择校”难题;创新筹措建设经费,把农村学校变成师生学习生活“家园”……

教育的终点是为了民生福祉。在致力于经济发展的同时,泸县在教育上加大投入、全力保障、优先发展。随着一项项教育民生工程的快速推进,泸县教育民生惠及到更多的群众,得到了学生、家长、社会的广泛认可。

加快建设 校园成为最美风景线

8月31日下午,泸县城西学校,一群身着整齐校服的2016级新生,在启蒙老师的带领下,正衣冠,点朱砂,拜先师,习汉字,这是泸县城西学校首届“开笔”典礼的现场。

泸县城西学校建设项目是泸州市的重点民生建设项目,是泸县县委、县政府改善民生的又一扛鼎力作,于2013年3月开工建设,2014年秋期建成并投入使用,该项目总投资2.5亿,学校占地面积100亩,设计规模为初中36个班,小学60个班,幼儿园18个班,可提供学位5000。建成两年来,有效地解决了泸县城区大班额和进城务工子女读书难问题。

9月1日,泸县嘉明镇中学校,曲径通幽,绿树婆娑,焕然一新的学校操场,正在举行新学期开学典礼,师生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该校于2012年12月开工建设,2014年6月建成投入使用,占地面积近40亩,总投资近2000万元,设计规模24个班,可容纳学生1200人左右。

今年,泸县争取上级各种资金2.6亿万元,其中建设项目资金8400余万元,新建或改建校舍4万余平方米,各类在建项目148个。

泸县现有中小学校96所,幼儿园98所,各类学生近20万人。大县办好大教育,县委、县政府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和社会融资,同时积极加大县、镇两级财政投入,努力改善学校办学条件。

“近四年,泸县投入建设资金3.5亿元,征地300余亩,新建、改扩建义务教育学校教学用房、食堂和学生宿舍13万多平米,同时停止、撤并保留村级校点120个,确保学生能就近上学。”泸县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朱大清介绍。

在注重学校建设的同时,泸县更加突出学校美化、绿化和人文环境等内涵建设,投入专项资金打造特色学校,内容涵盖办学理念、校园文化顶层设计、队伍建设、特色品牌活动等内容,美丽校园与人文内涵比翼齐飞,相得益彰。

强化保障 教育发展环境空前改善

“今年,县委、县政府为我们化解了高中历史欠账,减轻了我们学校的债务负担,让我们轻装上阵,全心专注学校发展。”谈及学校发展,泸县五中校长罗江喜笑颜开。

由于历史原因,全县高中欠账近2亿元,每年高中学校承担的债务利息就高达1000多万元,沉重的债务负担让高中学校举步维艰,不堪重负。

破解高中学校欠账,助推泸县高中第二次腾飞。截止目前,利用政府债卷,泸县成功化解高中历史欠账近2亿元,不仅如此,泸县还提升高中阶段学校绩效财政保障力度,所有高中学校政策性绩效全额保证。

化解高中历史欠账,只是加速泸县教育民生落地的一个缩影。教育民生建设,泸县大笔如椽,豪歌猛奏。

投资3000多万元,将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的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等,全部上收县财政解决。继在全市率先成立泸县学前教育管理培训中心、全县学前教育从九义教育中整体剥离独立办园并落实500名公办幼儿教师编制之后,泸县又解决了公办幼儿生均公用经费50元/生/年,保障幼儿园正常运转。落实80万元专项资金,600名乡村一线教师参加市外培训。投入资金1000多万元,完成全县120个村级校点的“五有”建设,全县村级校点全部有网络、有电脑、有教师伙房、有休息室、有天然气。建成了984套教师公租房,让教职员工安心从教、终身乐教。2016年下半年,一所高规格、现代化的义务教育类学校将在城区动工兴建,为老百姓就近入学、优质入学再添“兴奋剂”。

“学校就在家门口,再也不用担心接、送孩子来不及了。”“农村学校的条件真是越来越好了,寄宿在学校也有热水洗澡了……”泸县的学生和家长明显感受到了生活发生的变化。

“把优先发展教育摆在重要的战略位置,把更多的政策措施向教育倾斜,将更多的公共财政向教育集中,让更多的社会资源向教育聚集,全面保障教育事业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泸县县委副书记、代理县长肖刚如是说。

强化保障,增加投入,泸县教育发展环境空前改善。幸福教育,宜学泸县,教育已经成为泸县一张靓丽的城市名片。学前教育快速发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高中教育优质发展,职业教育特色发展,泸县教育的吸引和示范效应空前聚集。

“泸县的教育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政策如此之优,投入如此之大,发展如此之快,势头如此之好!”街头巷尾,不少受访老百姓毫不掩饰他们内心的喜悦。据不完全统计,随着泸县教育吸引力的显著增强,近3年间就有近2000名在外就读的优质学生回流。看着自己的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难怪老百姓会赞不绝口。

扶贫助困 贫困学子读书不再难

“感谢政府对我的政策扶持和帮助,我终于可以圆大学梦啦。”泸州建校学生古小平拿着四川农业大学本科录取通知书,眼含泪花地对记者说。

古小平是泸州建校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家里有4个人,经济很困难,省吃俭用,在泸州建校的关心和帮助下终于毕业了。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面对近乎天文数字般的一大笔费用,感觉前途一片渺茫。

就在她悲痛失望时,学校教师告诉古小平可以申请政策资助。在学校和教师的帮助下,古小平不仅获得了泸县栋梁工程资助金4000元,还通过泸县学生管理资助中心在国家开发银行获得8000元的无息贷款。

像古小平这样的建档立卡贫困学生,泸县有6203人!面对如此庞大的亟待救助的学生群体,泸县县委、县政府以问题为导向,以民生为担当,上下联动,内外发力,吹响了教育精准扶贫大战的“集结号”。

“今年,我县高考本科上线3951人,另外还有3000余人要去读大学专科。如何让这些学生能读得起并顺利完成学业,是我们教育行政部门必须考虑的一件民生大事。”大家还沉浸在泸县高考蝉联泸州市26连冠的喜悦之中时,朱大清又在谋划下一个目标了。

全员参与,各司其职,真帮实扶,层层落实,构建教育扶贫立体网络;领导分片,干部联校,教师入户,每一个建档立卡的贫困学生,都牵动着大家的心。

既扶贫,更暖心。生活照顾,学习关心,精神鼓舞,泸县出台了“四个一”帮扶措施:每校(园)一名专职干部负责扶贫工作,每生一份扶贫资助记录档案,每生一名联系教师学习生活帮扶,每生一名班级同学同伴互助。

党政齐抓,社会参与,持之以恒,不遗余力,换来的是一组欣慰的饱含温情的数据:2015年,全县实施“三免”投入资金约1亿元,受益学生119236人;投入资金4100余万元,资助除义务教育外的学生33000余人次;发放大学生生源地贷款2000份,发放贴息贷款1500万元。2016年上半年,已发放各类教育资助金7931万元,受益学生达15.3万人。截止8月底,泸县共向4700名大学生办理助学贷款,发放国家贴息资金3700万元。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泸县借天时地利人和之势,不断开拓进取,正以只争朝夕的精神,挥毫续写办人民满意教育的新篇章!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