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泸州消息(余翔 曾佐然) 8月13日,秋高气爽,一片片稻田宛如金色的海洋,一台台收割机在田地中穿梭,空气中弥漫着谷粒的清香。
“今年,我种了5亩水稻,采取机收稻谷、秸秆还田,每亩只需100元,能节省劳力成本400元,尤其是谷草通过收割机直接粉碎还田,作为明春的肥料,不用再焚烧秸秆,真的是省心省力。”泸县得胜镇东皇殿村5社农户胡仲楷站在自家田边,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一台普通的收割机平均一天作业量可达40亩,远远超出了以往人工收割的效率,省时省力,农户满意度高。”泸县农机装备股股长周锋介绍,“机收的秸秆粉碎效果好,粉碎程度能达到平均5公分以下,而且粉碎后易腐烂,增肥增产作用明显,一般可增产5%—10%。”
为切实响应中央环保督查要求,泸县近年通过推广机收加大秸秆还田力度,达到禁烧和综合利用的目的。目前全县有带粉碎装置收割机120余台,常年外来带粉碎装置收割机约800台,本季水稻机收秸秆还田可达32万亩。
据悉,泸县是农业大县,全年秸秆还田面积约45万亩,常年秸秆资源量63.4万吨,可收集的51.69万吨,目前实现综合利用42.65万吨,综合利用率高达82.51%。下一步泸县将通过申报成功的《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重点县》项目,整县推进,利用全县养殖粪污及农作物秸秆进行有机肥生产,实现资源化利用,变废为宝;同时积极招商引资,与四川新蓝建工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计划利用农业秸秆、蔬菜残渣等进行生物天然气、生物肥料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