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县盘活农村闲置资源 解决农业二三产业用地问题

2017-08-22 10:51:14来源:华西城市读本编辑:庞山岚

城市发展越来越快,农村土地资源正被城市发展一点一点占尽,如何利用农村闲置资源发展现代农业,成为是当前摆在农村发展面前的一道难题?8月18日,在2017互联网+农业论坛上,在以“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四川农业站上风口”的圆桌论坛环节,泸县副县长杜作文就泸县深化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的经验作现场分享。

实现宅基地价值

打破土地的封闭和固化

在杜作文看来,现代农业发展最大的瓶颈是土地和资金,特别是现在耕地保有量红线以及基本农田底线的基础上,土地资源正被城市的发展一点一点占尽,农村的发展空间越来越小。

2015年,泸县被赋予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的使命,属于全国33个试点县(市、区)之一,2016年9月,又新增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两项试点,统筹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三项试点。

杜作文说,作为三项改革的试点县,四川省唯一一个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县,在土地制度改革上,泸县抓住了这个机遇,充分利用土地制度改革,特别是宅基地制度改革,制订提出了“法定无偿、节约有奖、超占有偿、退出补偿”和“规划引领、总量管控、有偿调剂、村民自治”的宅基地使用制度和管理制度。通过这样的形式让农民的宅基地飘动起来,实现宅基地的价值,也打破了宅基地对农民对土地的封闭和固化。

盘活土地筹集资金

解决农业二三产业用地问题

杜作文说,通过这种宅基地使用制度和管理制度,再通过第二项改革把集体经济相互融合,“也就是把宅基地退出的这部分通过整理,空间的腾挪,规划的调整,然后直接入市”,那么在整个农村这一块,不管是第二产业还是第三产业,在泸县也就用不着征地了,直接将宅基地置换,然后入市就行了,既方便又快捷,农村的这块空间实现完全释放。

杜作文举例说,当前泸县正在建设一个示范园:一千亩村级企业发展园,目前已经启动了300亩,整合了村级加工业、康养业以及休闲农业等集中发展。

“目前土地制度改革所带来的效益非常大,把农村的资源盘活了,同时也把资金筹集到了”,杜作文介绍,通过泸县今年的示范园建设,可以腾出全县约1万亩土地,而这一块的指标,在县内的价格就可以获得7个亿的收入,这是非常大的一个数字。杜作文说,泸县用了两千亩作为村级企业的发展用地,将这2000亩再直接入市,可以获得两倍的收入,所以不仅解决了土地,也解决了资金问题。

最后,杜作文总结说,“同时我们可以通过农民之间的相互置换,共建共享共同开发股份等等一系列的土地制度,集合了农村的闲置资产,也就把农业的二三产用地问题完全解决了。”(记者 徐庆)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