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泸州消息(罗江) 泸县紧扣“民生为本,人才优先”的工作主线,把社会保障工作作为促进全县跨越发展、长治久安的重要抓手,把创新创业工作作为改善发展民生的重要途径。
体系更健全。在县政务服务公共就业分中心设立创新创业服务窗口,在各镇(街道)、社区、村设立创新创业服务窗口,公开服务内容和服务项目,提供“一站式”服务。全面清理和优化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事项和办事流程33项。及时调整补充创业指导专家志愿团成员,通过组织开展各种创业服务活动积极邀请专家为创业者提供创业支持和服务,2013年来,通过创业指导专家和各级公共创业服务窗口为创业者提供项目开发、开业指导、融资服务、跟踪扶持等服务超过2.7万人次。
服务更到位。加大创业培训力度,实行创业培训定点机构年度考核制。积极探索开展“互联网+创业培训”、“创业培训+职业技能培训”等新模式,提高培训学员创业能力;调整制定《泸县就业创业补助资金管理使用办法》《泸县创业担保贷款实施办法》,进一步优化政策办理流程,简化政策办理资料,扩大政策享受人群,将返乡创业农民工、网络商户、建档立卡贫困劳动者等群体纳入创业担保贷款对象,延长贷款期限到3年,五年来,组织创业培训8032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1亿元,支付贴息资金1923万元,促进成功创业7861人,带动和吸纳就业15166余人。
载体更充实。确立以政府促进、社会资本参与、市场化运作的模式,大力推进孵化载体建设,“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命名为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园, “创新创业孵化园”和“农民创业园”成功创建为“市级创新创业孵化园”,医药产业园科技企业孵化器成功创建“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泸县电子商务孵化运营中心”认定为国家级众创空间。各类孵化载体面积达到76000㎡,吸纳139个创业项目入驻,带动就业3216人。
活动更丰富。每年年初制定以“创响龙城”为主题的全年创业服务活动实施计划,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推动创新创业专项服务活动有序开展,积极对接市上“泸州众创智慧行动”系列活动。近年来,针对不同创新创业群体开展专家坐诊、项目路演、创业沙龙、创业大赛等创业服务活动12场次,组织吸引高校毕业生、返乡创业人员、城镇失业人员等各类拟创业人员和新创业人员1500余人次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