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泸州消息(龙琳 曾佐然) “谈判”桌上“唇枪舌剑”,施工现场机器轰鸣,生产车间热火朝天……这是对泸县经济开发区最贴切的描述。
按下“南下”快捷键,深度融入泸州一体化发展。一年来,泸县基础设施建设流动现场会、泸县产业项目流动现场会,泸州市园区流动现场会、泸州市工业现场流动会相继走进泸县,一次次的“来访”,都是泸县向泸州一体化发展强力“进军”的最好证明。
泸县经济开发区一角
2017年,泸县经开区在走过了一段辉煌的历程。园区建成区面积6.5平方公里,入驻企业297户,建成运行288户,解决就业21000人,实现工资性收入8亿元,园区主营业务收入30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80亿元,入库税金4亿元。
这一串闪光的数字,勾勒出经开区加快发展的“上行曲线”,细细咀嚼,让我们感受到了泸县经开区发展速度与质量,让我们感受到泸县经开区作为泸县经济发展主战场所发挥的巨大作用。
高大好准 产业招商新格局
“产业发展是泸县经开区发展的核心,我们要全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着力构建多业并举、多元支撑、突出重点的产业招商格局。”新使命赋予经开区新责任,面对挑战,经开区充实招商队伍,县领导亲自挂帅,带领泸县招商团队日夜兼程,奔赴全国各地,捕获“战利品”。
福滨服装繁忙生产现场
压力转化动力,经开区瞄准沿海产业向内陆转移的机遇,精准对接园区规划产业。在1年时间里,产业招商如长江流水——滔滔不绝。投资20亿元的国家战略物资冷链储运基地川南(泸州)储运中心项目、投资11亿元年产100万台智能机器人及年产100万台液晶光电产品项目、投资10亿元的智能光电科技产业项目、投资5亿元的深圳巨源光电科技产业项目、投资5亿元年产5000万件高端皮具生产线项目、投资5亿元的新型环保设备生产线项目……一个个亿元项目接连而来,产业大项目遍地开花,经开区已经形成了顶层推动、上下联动、全员发动的“大招商、招大商”的招商氛围。
成绩源于智慧,源于实干。经开区已形成重点发展智能制造、绿色食品、新能源新材料的产业新格局。按照“招建一体、招育并举”的总体思路,外抓渠道、内筑配套,实行园区自主招商,以“以商招商”、“产业组团招商” 、“产业链招商”为重点,加强招商队伍建设,提升招商专业水平,培养一支熟悉产业经济、精通投资政策、通晓商务惯例的园区招商骨干队伍,奔赴全国20余个省市,开展各类招商活动100余次、外出考察学习30余次,收集对接有效信息30余条,成功签约15个项目,总投资66亿元。频繁的对接,高效的合作,泸县经开区就像一个强力磁场吸引着来自全国各地的企业。
唯快不破 项目建设大会战
“项目建设是经开区工作链条的最前端,是经开区工作的主旋律和生命线。”按照“招之即来、来之必建、建之必产”的思路,16个在建项目在经开区打响了项目建设的大会战。
智能机器人今年建成投产,主要建设微特电机、光学模组、机器人研究院(研发中心)、电子实验室等子项目,打造形成集研发、制造、销售于一体的智能终端产业集群;汉唐酒业进行罐区建设即将竣工,投产后可实现年产酒800吨;刘氏泡菜集种植、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泸州市重点现代农业项目和农业龙头企业,致力打造中国最好吃的泡菜品牌……“不辞辛苦抢时间、争分夺秒建项目”,这是经开区项目建设的真实写照。
“坚持工业为先、工业为大、工业为重,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项目建设进度加快、加快、再加快。”这句话深入每一位经开人的脑中。2017年以来,经开区始终贯彻执行“唯快不破”的发展理念,实行“组团推进、责任到人、限时完工”,采取招引一个项目建设一个项目。临港、城西大组团推进,定项到人、定人跟踪、定时完工“责任三定”的方法推进,确保项目建设“早开工、早投产、早见效”。
在一系列快速建设的项目中,一圣鸿、沱江液压、乔霖瓷砖等3个项目,当年建设当年投产。其中沱江液压将“整个家”从牛滩镇搬到了园区,仅半年后就建成投产,产品更是远销美国、俄罗斯、印度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正以“泸县速度”刷新项目建设效率。
环境容量大提升 动能十足
经开区因地制宜,根据实际情况完善基础配套设施建设,着力提升园区整体承载能力。
城西工业园区处于泸县进出的“咽喉”,是泸县工业发展的密集区。隆叙铁路、厦蓉高速、成自泸赤高速、川南城际铁路等交通要道环饲左右;配气站、分布式能源站、35千伏变电站、专家公寓等配套设施完备齐全。按规划,城西着力在“提质”上下足功夫,快速推进小鹿溪市政工程、标准化厂房、综合楼孵化器、冷链物流、生活服务区等配套服务项目建设。
临港产业园坐拥长江航运,有长江北岸唯一的千吨级散杂件码头——神仙桥码头,拥有得天独厚的航运优势。按规划,临港着力在“提速”上下足功夫,快速建成了一座日处理量达5000吨的污水处理厂,加速建设了长达0.9公里的PPP道路和日供气量达80万立方米的配气站。
一系列的巨大变化,正推动着经开区在润物细无声的时间里实现精彩华丽的蜕变。
服务筑牢硬支撑 以柔助刚
经开区以优质的服务作为增强竞争力的重要支撑。出台《涉企稳增长政策》,成立项目服务小组,为每个项目配备“小秘书”,专人负责跟踪项目,做到“项目引进一条龙服务、项目建设全方位服务、项目投产经常性服务”。
按照“包联制度”,每位经开人不定期深入企业,了解企业发展现状,及时为企业“排忧解难”;将安全、环保等政策法规送到企业手中, 并现场为企业解答;搭建信息交流平台,畅通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政府部门之间交流渠道;组织企业走出去学习,将各行各业专家请进来指导,为企业创造更多发展机遇;同周边5所高校达成合作协议,为企业定向培养专业人才,充分保障企业人才需求;拥有一百万人口的大泸县,更是为企业提供充足的劳动力……“保姆式”的服务为每个企业提供优越舒适的发展环境。
赢得企业的认可是对经开区服务工作的最大肯定。经开区把“留住企业、壮大企业”作为服务宗旨,重点跟踪汉唐酒业、刘氏泡菜、沱江液压等8个在建项目;与中行、工行、建行等多家金融机构开展银企座谈,配合经投公司融资2.6亿元,帮助企业融资7300万元;积极配合科协、科知局,为拓力源等4家科研、技改企业成功申报了项目资金130万元;专利申报总量目标为170件,实际完成195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