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县:“光头”书记照亮吉祥村

2018-02-07 11:44:14来源:四川在线编辑:王正元

——记泸县司法局驻石桥镇吉祥村第一书记林叔伦

四川在线泸州消息(杨小琴) “妹妹,来吃柑儿,虽然有点酸,但是勉强可以吃了,来来来,给林书记带几个回去尝尝。”

“老辈子,你认识你们村的第一书记不?”、“咋认不到哦,他经常来,关心我们得很,我这个房子都是他帮了忙才建起来的。”

“今天林书记没来啊?麻烦你们回去帮我给他说一下,我的电视看得起了。”

“好得有林书记在,我这行动不便的,他把公证员请到我家为我办理了公证。”

去石桥镇吉祥村开展 “走基层”活动时,经常会听到群众不经意间讲起该村的第一书记——泸县司法局兆雅司法所所长林叔伦。如今的他早已从县局的一名林所长变身为吉祥村群众口中的“林书记”、“老林”、“林兄弟”、“林大哥”、“林叔叔”等亲切称呼。提到林叔伦,人们总是笑嘻嘻地说“满意,满意!”家里有了矛盾纠纷,他们会来找林书记;政策吃不透的,也来找林书记;生活困难,需要救济的,还找林书记……

“老彭,把领去的200只鸡苗养好,有啥子养殖困难请及时跟我联系。”

“放心嘛,林兄弟,我一定好生喂养。”

这是2015年9月,林叔伦为吉祥村争取到的第一个惠民项目──县司法局到吉祥村发放2000只致富鸡苗。

现在,村民彭成虎已尝到了致富的甜头,高兴地说:“感谢林书记跟我们出的好主意,去年我养殖林下鸡纯收入达到了18000元,日子过得有盼头了。”

群众们这么捧他的场,可不要以为他是个永远不愿得罪人的“老好人”。记得有一次和他一起入户走访,一位群众见到他就缠着他拉起家常,说自己的父亲年纪大了,又一身的病,一定得给整成贫困户,否则他们几兄弟不答应!林叔伦突然就炸了:“你好意思说你们几兄弟,一个二个家里条件弄好,自己的父亲自己都不管,想喊政府帮你管,哪里有弄好的事情?那是不是全部子女都不消管妈老汉儿了,没得办法的都可以来找政府?自己的妈老汉儿当贫困户你好光荣啊?”旁边的一堆人竖起了大拇指,说林书记还真有点魄力。

“看他的工作资料时,我发现他可能真的是一个偶像,要不怎么有这么多人和他合影留念呢?田间地头和群众拉家常、院坝里宣传政策法规、群众家中了解生活情况……一张张照片记录的都是他深入群众的身影。怪不得林叔伦曾骄傲地说,全村的贫困户,没有哪家我没去过四五次的,每家的情况我都清楚得很,我这几年还是没白混!”和林叔伦一起工作的同事小杨说。。

据了解,和吉祥村群众,尤其是一百多户贫困户打下这么好的感情基础,林叔伦已花了三年时间。三年来,入户走访、院坝交流、基层夜话,他把切实掌握社情民意,了解群众疾苦,解决群众困难作为自己的使命,用整村顺利脱贫的成绩来履行着一名第一书记的责任。在他的带动下,村里实现了“社社通”,建起了美丽“四好”新村,完成了规范化阵地建设,集体经济不断壮大,村民们的生活发生了很多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

如果说他没有怨过,没有感觉累过,那肯定是骗人的。三年来的辛酸,没有经历过的人是无法体会的。林叔伦常常自嘲:“来之前本来头发就少,现在更少了,都照得亮吉祥村了。真正变成了‘光头’书记照亮吉祥村。”但每一次自嘲和自我安慰后,他都选择了坚持。只要群众有事,只要村上需要,他总是耿直地冲在一线。就如和他并肩作战的其他村干部说的,不想林书记离开吉祥村,但又觉得他太辛苦了。这样的矛盾,让我对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如何更好地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有了更深的体会和感悟。

沉下身子,抱着真心实意为老百姓办实事的态度,真正走进老百姓的心里,了解民生疾苦;百折不挠,拥有充足的耐性和合理的办法,为老百姓解决问题;真抓实干,群众利益无小事,为老百姓办成事,办好事。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