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泸州消息(孙小尧) 2018年,泸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科学统筹、周密组织,坚持以食品抽检快检为抓手,以发现问题为导向,在全县部署抽检任务1200批次、快检任务4800批次,全方位保障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明确“三类重点”,提升工作效能。一是明确重点对象,以生产企业、学校食堂、小餐饮、小作坊、小摊贩为重点,加大检验检测力度。二是明确重点抽检产品,结合我县食品消费实际,加大对食用农产品、散装白酒、保健食品、食用油和节令食品等与群众密切相关的食品抽检力度和频次。三是明确快检重点,对群众关心的硼砂、吊白块、甲醛、瘦肉精、亚硝酸盐、农残等项目进行快检,提高发现问题能力。
坚持“三项原则”,有序推进工作。一是坚持互补原则,根据节令热销、舆情热点等,及时组织开展专项抽检、食品快检,实现快检、常规监督抽检和专项抽检互为补充,形成立体式检测。二是坚持风险防控原则,认真分析辖区监管对象实际情况,结合日常监管、投诉举报以及历年抽检情况,以发现问题为目的,增强抽样针对性。三是坚持广泛覆盖原则,兼顾品种覆盖率和被检查单位覆盖率,尽量减少重复检测,确保检测结果能够准确反映某个区域、某个产品、某个业态的食品安全状况。
强化“三项措施”,完善工作机制。一是严格落实工作规程,要求按照规定足额支付样品费用,同时将抽检、快检工作纳入目标考核,不定期进行督查。二是严格后处理程序,从严、从重不合格产品核查处置,倒逼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三是严格后处理结果应用,定期将不合格产品信息进行公示,定期将检验结果汇总分析形成风险评估报告,有针对性开展专项整治,形成闭环式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