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县创“法娃”品牌 引领法治宣传新风尚

2018-09-14 18:06:11来源:四川在线编辑:阮长安

四川在线泸州消息(王福强)近年来,泸县立足“法娃”普法品牌,不断拓展其外延和内涵,创新法治文化载体,“法娃”作业本、“法娃”气球、《法娃故事会》、“法娃杯”法治作品大赛等润物无声,教育有痕。响当当的“法娃”品牌正成为泸县法治宣传教育的灵魂,引领着泸县普法不断前行。

“法娃”诞生获国家版权局认可

法治宣传怎么做?是单纯法律条文的灌输?还是提档升级,用文化引领普法?泸县作了积极的探索,走出了一条富有地方特色的普法道路。2012年,独创具有时代意义的普法代言人——“法娃”,寓意法治教育从娃娃抓起。

2015年3月,“法娃”通过国家版权局登记认可。“法娃”形象创意源于龙、麒麟、独角兽等传统吉祥物,并巧妙融入涉法元素:代表明辨是非的独角、公平正义的天平、“法”驻心中的标识、以法为尊的律师领结、寓意法治同行的手势及象征法律神圣至尊的老虎形态、始终如一的舞动龙尾、健康长寿的鹿角、英武挺拔的狮鬃、名列魁首的牛耳、马到成功的马蹄、连年有余的龙鳞……其整体造型集和谐、神圣、公正于一身,是卡通法文化集大成者,具有极强的可视性和感召力,对推进泸县法治建设意义深远。泸县以“法娃”为灵魂,融合地方特色文化,创新打造了丰富多彩的普法载体,有力推动了普法工作迈上新的台阶。

全国媒体法治四川行走进泸县专访“法娃”并专版报道;“法娃”入选“治蜀兴川重在厉行法治——图说2014法治四川”最具传播价值图片故事。

“法娃”系列产品上百万件

“哇,这个形象太酷了!”2017年秋期,在百和中学19级1班“9.1法治教育第一课”上,同学们面对“法娃”气球,连声赞叹。这批“法娃”气球是泸县为“法律进校园”量身订制。气球采用铝膜材质,只要轻轻一冲气,就可以立即成3D立体美观效果。在设计上突破了原“法娃”载体的静态平面死板形象,创造了立体鲜活的新“法娃”形态,充满了吸引力。气球迅速分发到20个镇(街道),结合全县各学校“法治教育第一课”主题活动免费发放。伴随法治教育活动的全面开展,“法娃”品牌得以深入推广,法治意识扎根孩子心底并茁壮成长。

近年来,泸县将“法娃”与百姓生活有机结合,开发丰富的“法娃文化”系列产品。五年来,累计开发了法娃扑克、法娃T恤、法娃扇、法娃汽球、法娃日历,法娃水杯、法娃笔记本、法娃围裙、法娃公益广告、“法娃说法”漫画系列丛书、法娃动画片等产品一百余万件。“法治”随着这些产品走进千家万户,深入田间地头,于无声处提升了群众法律意识,受到群众广泛赞誉。

哪里有阵地,哪里就有“法娃”

2017年3月,四川省命名授牌首批50家省级法治教育示范基地,泸县法治文化广场榜上有名。

泸县法治文化广场面积5000平方米,总投资800万元。由主标识、卡通普法代言人——法娃雕塑、法治人物雕塑、石刻法律体系、法治警示长廊、楹联风雨亭、法治竹简、石鼓法律故事、大型三面翻公益广告等11大法治景观构成。这里集全县党员干部法治警示基地、广大群众法治宣传基地和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为一体,是泸县城区一道靓丽的法治风景线。

泸县还以此为样板,通盘谋划,将“法娃”形象融入到全县每一个法治文化阵地,相继精心打造了“法娃源”文化广场、泸县城北小学法治教育基地、泸县龙桥生态园法治主题公园、玉蟾街道清溪社区法治家园等,从而形成了布局合理、辐射广泛的城区法治文化圈。

此外,遵循“一方一品”理念,泸县各镇根据自身特点,因地制宜打造了得胜罐顶山村法治橙香苑、云龙镇杨高法治新村、太伏镇永利村沙田坝法治林、百和镇滨河法廉公园、立石镇玉龙村法治文化广场、石桥镇银朝村法治文化广场、天兴镇田坝村法治广场等一系列特色各异的法治文化阵地。在这些法治文化阵地上,“法娃”无处不在。

以“法娃”为灵魂的特色法治文化从诞生到发展,一路走来,受到了广泛赞誉。2015年3月,泸县在全省依法治省培训会上作了《精品文化小广场 法治宣传大舞台》工作交流,泸县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得到了各级领导和群众的认可。先后吸引省内外86批次同行前来考察交流泸县法治文化建设;在人民网等11家国家、省市媒体宣传报道60余次。2018年1月,玉蟾街道清溪社区被命名为省级“法律进社区”示范点,得胜镇罐顶山村被命名为省级“法律进乡村”示范点。

“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入探索‘法娃’文化与博大精深的千年古文化相互融合,形成独具特色的法治文化,以法治文化引领我县法治建设,为‘建成四个新区,率先全面小康’提供坚强的法治保障。”泸县司法局相关负责人说。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