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泸州消息(罗永霞 袁成彬 记者 陈向前)10月下旬,持续的阴雨天气终于结束。放晴后,泸州市泸县云龙镇龙河村紫山药产业园里热闹非凡。这份热闹的原因是承载着村民致富梦的紫山药即将迎来丰收。龙河村的这部“紫山药脱贫经”让村集体最少可增收10万以上。
瞄准合适的产业,盘活闲置土地改变落后局面
11月初,龙河村泸县法院的帮扶干部在村支书、主任和驻村第一书记的带领下参观园里的“紫娃娃”。“哇,这处藤下的紫山药是三胞胎,个头还不小呢。”帮扶干部宋茜兴奋地说道。“你看,我刚刨出来的这个就更厉害了,大家来看看,比我的手腕还粗呢。”泸县法院派驻龙河村第一书记袁成彬那里也传来了好消息。
即将丰收的喜悦在产业园里依然随处可见,阳光所带来的温暖也覆盖了整个产业园。然而在一年前,村里这片产业园却还未建立。据悉,以前的龙河村是省级贫困村,于2016年摘帽,现全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85户,共538人,年轻力壮的青壮年大多外出务工,留守的多为老人和小孩,村集体经济底子薄,村民大多只是零星种植水稻、小麦、玉米、高粱等普通经济作物,经济效益非常低……
泸县云龙镇龙河村紫山药产业园成熟的紫山药,清炒菜品展示。泸县人民法院提供
在如何带动贫困户增收,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这些问题上,龙河村“两委”班子一直在想办法。“要改变村上落后的情况,就一定要发展产业,而且是适合我们村发展的产业。”龙河村村委会支部书记宋华均说到。
一次偶然的机会,让宋华均接触到了紫山药,据宋华均了解,相比于市场上大量售卖的白山药,紫山药富含花青素,口感香脆、营养价值高,有紫人参与“蔬菜之王”的美誉。因目前全国种植较少,市场价格也比白山药高。
龙河村属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且土壤土地肥沃,与紫山药适宜种植的环境相似。“可否在全村种植紫山药?”这个想法突然在宋支书脑里冒出。种植紫山药首先要明确龙河村的土壤是否符合种植要条件。带着这个疑问,村上将土壤送到专门的研究所进行化验,结果是土壤指标非常适合紫山药生长且比目前全国盛产紫山药的地方高出数倍。
这一利好消息点燃了村干部的激情,村干部们也有了一致的想法。种植紫山药既可以盘活村里闲置的土地,又可以让村民们得到土地租金,还可以让在家的村民务工增加家庭收入,最终卖出去的山药又可以增加村集体收入,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可谓是一举多得。
龙河村紫山药产业园即将成熟的紫山药
整合资金30余万元种植紫山药,预计总产值可超50万元
项目选定了,但是打造紫山药产业的资金哪里来?正当犯愁时,县扶贫移民局传来好消息,上级扶贫资金可对贫困村发展产业项目提供资助,这让村干部们很是开心。2019年年初,村班子到广东、广西实地考察,经过谨慎对比后,龙河村最终选择了广西的品种,成为了泸州市首个种植紫山药的村,这里也有了第一个紫山药产业园。
接下来,紫山药产业园迎来热火朝天的新气象。村两委通过积极争取、动员村民等方式,在整合国家财政扶贫资金的基础上在通过群众自筹的方式整合资金30余万元投入产业园建设;村干部奔忙着给村民做工作,先后集中了土地50余亩;种紫山药需要搭藤架,他们又向贫困户大量收购竹子。
4月,泸县法院开始联系龙河村,随后派驻的第一书记也一同加入到紫山药种植大队伍里。众人拾柴火焰高,干部们的热情,带动了村民们的干劲,村里的贫困户们积极到产业园务工,松土、播种、除草、搭藤架……忙碌的身影天天在这片土地上穿梭。同时,贫困户还可通过土地入股、产业周转金入股等方式获得收益。
“目前,在产业园里务工的有20多个贫困户,他们中收入最高的已经达到6000多元。村民们都对这个紫山药寄予了很大期望,拟计划明年向全村贫困户免费提供种苗和技术,以期整体提升贫困户收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泸县法院派驻龙河村的第一书记袁成彬高兴地说到。
在大家连续几月的奋战和精心照料下,紫山药一天天“茁壮成长”,即将迎来收获的时节。宋华均说:“之前村民将挖出的紫山药进行清炒,吃起来香脆可口。”而据村支部书记宋华均介绍,紫山药目前已基本成熟但集中上市大约在11月下旬,今年龙河村紫山药的产量保守估计能达到10万斤,预计总产值可超50万元,扣除成本30多万,村集体最少可增收10万以上。而目前的重点是找到办法打开销路,宋华均说:“初步计划是线上线下同步销售,让大家能认可和接受龙河村的紫山药。如果销量不错,明年会计划扩大规模50亩,并带动贫困户种植20亩,让全村人共同致富。”
即将丰收的紫山药产业园里,村干部、帮扶干部、村民们脸上都乐开了花。因地制宜找到合适的产业,上下齐心一起拼搏,脱贫致富也将变的不那么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