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泸州消息(李昌浩 黄平 陈向前)“包谷(玉米)叶子出现这个症状了,有没有啥药物可以治一下?”5月27日晚,泸县太伏镇沙河村七社村民王存连在沙河村“当家人”微信群向村社干部“问诊”,太伏镇农技站农业技术专家朱桂华看到发来的图片后,及时回复告知防治办法,并将防治药物发在群里作为参考,在线指导解决村民农作物管理问题。
“我们落实了固定的微信群管理员,当微信群接到群众问诊诉求后,村里将立即进行会诊,在半小时内分类落实专人进行回复。”泸县太伏镇沙河村党支部书记赵朝阳说。
“柑橘修枝要注意时间,修剪的枝条要干净彻底。”5月20日,在泸县太伏镇王湾村龙马祠种养殖专合社,太伏镇农技站农业技术专家朱桂华正在通过云视讯视频在该村当家人微信群指导柑橘修枝,在线指导解决龙马祠专合社柑橘管理问题。
“在微信群接到群众‘问诊'诉求后,村里有专人负责对接农技专家,帮助村民解决农业生产、生活方面的诉求和问题,每当在群里‘开课',群里都很热闹,大家都爱听。”太伏镇王湾村党委书记先开权说。
为深入推进“走服引”活动,同时提升基层治理实效,泸县太伏镇依托全镇20个村(社区)当家人微信群,通过视频、语音等方式,与群众进行面对面的实时在线咨询、解答,“农技课堂”只是其中一方面。太伏镇通过在线收集民生诉求、在线解决民生问题,切实让群众真切感受到温暖。
为确保群众问诊办理成效,泸县太伏镇建立了问诊半小时工作机制,以村党组织为核心,明确村(社区)党组织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充分整合企事业单位等各方资源力量,建立了由村社党员干部、法律顾问、农技专家、乡贤协会负责人等多方出诊会诊的工作机制、问诊工作制度和职责。同时,太伏镇还建立了积分管理激励评价措施,各村将党员干部、法律顾问、农技专家、乡贤协会负责人等纳入日常积分管理,按解答次数多少、群众满意度进行管理,年底按积分予以评优奖励,提升法律顾问、农技专家的参与热情。
此外,泸县太伏镇还着力构建线下“问诊半小时”服务圈,以村(社区)为单位,将全镇划分为20个网格,每个网格以组为单位划分222个网点,每个网格设置网格长、网点员、党员中心户,充分整合网格内群众自治调解组织、老年协会、乡贤人士等人力资源,构建“网格长+网点员+党员中心户+群众力量”多元治理队伍,深入落实“五个一线”工作法,建立半小时内接诉上门服务机制,实现线下群众问诊半小时内全覆盖解决。
“问诊半小时要求各村(社区)对群众的提问在半小时内给予回复,村干部对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要予以政策性答复。”泸县太伏镇相关负责人说,“通过党建引领整合多方力量参与,创新开展问诊半小时,及时回应了群众关切,有效打通了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搭起了干群相互沟通交流的连心桥,为实现群众小事不出门,大事不出村,建设善治乡村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子。”
据悉,泸县太伏镇自建立问诊半小时机制以来,现已累计在线答复群众政策性咨询300余件次,线下上门解决群众困难诉求150件次,群众评价满意度达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