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泸州消息(周文莉)“王法官,谢谢你,要不是你,我的账还不晓得要等到何时……”涉案白酒交付完毕,申请执行人不停地表达着谢意。
泸县法院执行法官正组织双方当事人现场核对交付白酒的数量
近日,泸县人民法院执行法官采取“以酒抵债”方式,将存储于泸县某某酒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A公司)的10余吨白酒(共13坛)交付给申请执行人泸县某混凝土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B公司)抵偿40余万元债务,最终促成双方当事人握手言和。
执行干警正在现场制作执行交付手续
2017年初,A公司修建厂房,与B公司签订预拌(商品)混凝土买卖合同,申请执行人B公司按约向被执行人A公司供应了预拌混凝土,但A公司迟迟未支付货款,索要无果并起诉到法院后,A公司仍未履约,于是B公司向泸县法院申请了强制执行。
双方当事人正在交付手续上签字确认
执行过程中,执行法官发现,虽然A公司除一辆老旧的、远远不够抵债的汽车外并无其他财产,但囤有一大批白酒。不过若对这批白酒采用查封拍卖手段,不仅时间长、变现难,还不易搬运存储。为了向当事人及时兑现承诺,真正化解双方矛盾,法官探索采取“以酒抵债”方式开展执行。于是执行法官组织双方进行调解,经过耐心劝说、释明利弊,几经周折后双方最终达成共识。
“以酒抵债”意愿虽已达成,但交付却也存在一些难题。A公司共欠债40余万元,以市场价折算,需要用10余吨白酒来抵偿债务。为确保顺利交付,执行法官又多次组织双方就酒的品质、数量、交接时间、地点、方式等进行协商沟通……交付现场,执行法官有序组织双方认真核对酒的数量,办理登记、交付手续等。最终,涉案的10余吨白酒全部转移交付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