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县潮河驻村第一书记翁泰能:责任扛在肩,行动在脚下

2021-12-14 17:24:35来源:四川在线编辑:魏杰

四川在线泸州消息(柯娟)泸州市泸县潮河镇王坪村地处泸县和富顺县交界,是曾经的省级贫困村。2021年7月,泸县融媒体中心职工翁泰能被选派到王坪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接续奋斗,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驻村以来,他坚持用情走访农户,用心服务群众,从强组织、抓项目、办实事入手,千方百计谋发展,多措并举做实事,树立了第一书记的良好形象,赢得了组织的肯定和群众的认可。

强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

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翁泰能深知要想让王坪村致富,只有强有力的班子,才能让村党组织这个引擎的作用发挥起来。到村第一天,翁泰能就主动召集村两委成员、社干部、村党员召开会,确保村级党组织发挥堡垒作用、凝聚干部活力、激发党员士气。

支部强不强,还得靠书记。驻村以后,他把摸清村情民情作为干好工作的基础,第一时间深入田间地头、村口巷尾、小卖部、百姓家里,充分了解群众的生活所需和迫切期盼,深入分析王坪村发展的优势潜力、当前面临的困难阻碍,多次找党员干部、村民代表座谈,找上届驻村工作队和县镇领导取经,制定了王坪村未来五年乡村振兴发展规划,为工作开展指明了方向、确定了重点。

“当前,我们正努力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龙头作用,不断聚焦问题、突破难点,着力推动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统筹写好王坪村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让党员干部始终成为村民致富奔小康的‘主心骨’”,翁泰能说。

抓基础设施建设

做好基础建设文章,大力改善基础设施和村居环境。翁泰能介绍,王坪村在脱贫攻坚期,在项目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就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全村硬化村道路近50公里,实现了100%社社通、98%户户通。自来水入户1028户,入户率达82%……这些为村上推进乡村振兴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到村后,翁泰能就把抓项目建设,搞好基础设施作为村发展的第一要务。“在我们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的共同努力下,今年到县上争取到了项目资金80万,将分别用于建设云龙寺水库电排和易地搬迁点群众活动用房。这些建成后,将分别解决王坪村农田引水灌溉和搬迁户生产生活需求。”翁泰能说。此外今年我们还将实施改厨改厕200户,提升村内人居环境。

老百姓脱贫了,产业发展了,基础设施完善了。下一步,如何丰富王坪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将是村驻村工作队要重点思考的重要课题,翁泰能告诉笔者。

做好为民办事服务

“走出去,沉下去,到群众中去。”一辆电瓶车,一个笔记本就是翁泰能日常工作情景的朴素写照。为了尽快熟悉村情,他走遍了全村8个社的1264户农户,与群众们走在田间地头谋产业发展,坐在院坝聊天拉家常问冷暖,收集意见建议。

“今年王坪村小学校因为生源不足,停办了,还有很多娃娃要去潮河镇上学读书,路有那么远,坐车怎么办?”。村民找到驻村工作队,希望能将公交车能开到王坪村来,解决学生上学的问题。翁泰能积极到县镇相关部门和公交公司汇报,对接公交车开进王坪村事宜,争取明年春期开通。

“我们7社、8社这边,灌溉用水季节性缺乏,听说村上要修云龙寺水库电排工程,但只能惠及前面几个社,可不可以把管网延伸过去”。走访中,7社村民张向东向驻村工作队建议,希望能将弯管延伸。这些问题翁泰能都一一记录在日志本里,和村两委商讨解决。

帮助群众扑灭家中火情、到县残联为村内残疾人申领残疾用具,采摘桂圆、自费为群众购买药品、帮助不会使用智能机的农户代购物品、为脱贫户加固门窗、联系消防队为农户摘除马蜂窝……这些看似一件件小事,却真真实实的能感受到翁泰能的为民情怀。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有多少真情。采访中,笔者能清晰地看到翁泰能对全村未来发展的信心,对群众实实在在的真心。能够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普遍认可,大概就是每一名第一书记最大的欣慰。

行至半山不止步,中流击水再奋进,未来,他将以“绣花功夫”的细心、精心和恒心,把王坪村全村百姓装在心里,把驻村任务扛在肩上,把各项工作行动落实在脚下,百姓富、生态美的乡村振兴图景,我们拭目以待。(图片来源:柯娟供图)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