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泸州消息(曾煜茹 马艳)近日,泸县太伏镇渔湾村发生一起因道路通行狭窄存在安全隐患引发的邻里纠纷,并且矛盾愈演愈烈,村委多次调解无果,最终闹上了法院。泸县云锦法庭采取实地调查、勘验丈量,理清了案件事实,并通过联合政法委员、村社干部开展多元解纷、让被告立即复原方式,成功化解了这起相邻通行纠纷。
原告税某与被告冯某是邻居关系,冯某的两块土地中间隔着一条土路,是税某到自家地里做农活的必经之路。因冯某在种地过程中,不断蚕食涉案道路的边界,让过去能通行小三轮车的这条土路越来越狭窄,如今路面只剩下20公分左右,导致税某一家不便到自家地里干活。双方为此事多次发生口角。
2021年7月26日,经村社多次调解,双方达成口头协议:冯某同意将自己紧邻道路的土地拿一部分来拓宽路面,所有费用由冯某承担。但之后冯某并未落实,两人矛盾日益加深,税某的妻子还在涉案路段摔了一跤,税某一气之下诉至法院。
受理案件后,承办法官多次实地调查、了解案情,案涉土地道路确实十分狭窄,冯某的确曾挖过道路,约20公分的路面一个人仅能勉强通行,如遇下雨天则极易致人滑倒。考虑邻里纠纷往往情况错综复杂,如果只是开庭审判,不利于矛盾的真正化解,反而加剧双方的积怨。于是承办法官将法庭搬到了原、被告的地里,就地化解这起纠纷。
2021年12月,承办法官联系了镇政府政法委员和村社干部,一同再次来到被告地里,就地开展调解工作。经承办法官、政法委员及村干部的耐心劝导、释法明理,被告冯某认识到若不将道路拓宽,确实不光影响原告的通行,还会对自己和今后通过这条路的其他人造成安全隐患,道路拓宽后,方便他人的同时也方便了自己。最终在各方协调下,冯某主动从家里扛来了锄头,2名法警联合村支书协力将涉案道路拓宽至平均宽度50余公分,并对每一小段均拍照固定下测量距离,录制视频,原告提交撤诉申请,冯某也承诺今后不会再擅自挖窄路面,多年邻里纠纷得到妥善化解。(图片来源:泸县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