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消息(何显卓 泸州频道 周梦颖)近日,泸县兆雅镇古佛村的榨菜基地,四处忙碌的身影。连片的翠绿,宛如镶嵌在大地上的一块绿宝石,与前来帮忙收割的志愿者们穿的红马甲交相辉映,构成一幅红绿相间的丰收画面。
“我们这儿原来是片荒地,四处是杂草,去年才被重新翻新,种下榨菜。”古佛村榨菜基地现场管护人陈大江说,榨菜种植面积780亩,亩产2000斤,主要是供货给重庆永川区的一家榨菜公司,销路不愁。
陈大江算了一笔账,按榨菜质量每斤卖0.3元至0.6元不等,平均单价0.5元,这一批产值能达到78万左右。等这批菜卖完之后,就要开始忙高粱种植的事情了。“去年,第一次种高粱收入了202吨,每斤3.4元,销售给泸州的酒类企业,收入130多万元。”陈大江说。
一块地,粮菜轮种,把荒地变“致富”地,并非偶然。
“在一年前,这些地都还是荒地,崎岖不平,不便于栽种。兆雅镇本着加快撂荒土地流转,让土地利益实现最大化的理念,积极寻求撂荒土地的治理办法。由镇乡村振兴办牵头联系到了德旺粮油公司,该粮油公司在考察了古佛村的交通、水源、有机肥等条件后,最终确定在古佛村共开垦出1100亩荒地来进行种植。前两年由粮油公司开垦平整荒地,后续将收取承包费。”泸县兆雅镇古佛村党委书记刘雪萍介绍,为了进一步提高土地利用率,这些平整后的荒地在3至8月种植高粱,9月至次年2月种植榨菜和油菜,实现粮菜轮种,改善土壤质地,让荒地不“慌”。
同时,规模化的种植需要人工进行锄草和管护,古佛村的榨菜基地解决了周边百余名古佛村村民的就业。在农忙丰收时候,一天最多有20名工人在同时收割。“每天来砍榨菜有70元,工作地点离家近,不耽搁照顾家里还能给孙儿赚点零食钱,还是安逸。”古佛村村民王述莲笑着说。
粮菜轮作,川渝合作,让昔日的撂荒地变种植示范地,产业增收也让古佛村的干部群众尝到了甜头。为了进一步做好“东翼”泸县粮油现代农业园区东部核心区的高粱种植工作,昨(3月3日)兆雅镇开展高粱种植技术现场培训活动。
兆雅镇乡村振兴办主任高红介绍,兆雅镇除了免费为农户提供高粱种子和技术指导,还将通过“大户带动散户”的模式,将老百姓聚集在高粱种植产业链上。
培训现场,镇农技站技术人员对整地施肥、苗床地选择、浸种注意事项、田间管理等栽培技术开展讲解和现场示范,并发放栽培技术要点宣传单100余份。
2022年,兆雅镇计划种植高粱6000亩,打造集中连片种植区域2个,并实行订单种植模式,确保每斤有3.55元的保底价格。“我们都愿意种高粱,又有免费的种子,还教你咋子种,种出来了也不愁卖不到钱,安逸。”石龙村村民刘林说。
下一步,泸县兆雅镇将以此为契机,积极引进和学习先进种植经验,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提高增收渠道,促进撂荒地综合治理,为“东翼”泸县粮油种植核心区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贡献兆雅力量。(图片来源:何显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