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泸州消息(陈茂)为进一步深入推进全镇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提升环境治理水平,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治理,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垃圾“出口”问题,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生态环境,根据市、县关于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意见,泸县兆雅镇组织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逐步摸索出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的有效途径。
“系统五分法”,破解分类不彻底。先行选择大石坪村、永和村作为垃圾分类示范村,投放垃圾分类亭26个,四色垃圾桶104个,系统推进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分类利用,破解前、中、后端各个环境分类难问题。
“源头轻量化”,破解利用不彻底。依托联村入户宣传、召开院坝会等方式,提倡群众有意识通过自带购物袋、修补物品、自带便携餐具等方式节约社会资源,预防源头垃圾产生。联合镇垃圾回收站,对可利用垃圾进行回收,再生利用,从源头减少垃圾产生。据统计,从2021年兆雅镇推行垃圾分类以来,镇垃圾转运应急费用减少了50%。
“社会知信行”,破解参与不彻底。全力推进“政企联动、政教联动”,组织全镇企业、物业公司、幼儿园、中小学校开展形式多样的生活垃圾分类学习活动,镇干部包社开展院坝会向村民详细讲解。在垃圾分类示范村安装垃圾分类亭26个,印制垃圾分类“备忘录”100余份,配置分类果屑箱48个,向农户投放家用“二分类”垃圾桶200余个。制作宣传展板、喷绘50余个,小插板50个、分发宣传资料3000余份。通过凝聚社会组织,广泛宣传发动群众,全面提高农村生活垃圾知晓率和参与度。
自2021年兆雅镇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以来,先后在永和村、大石坪村、安贤社区、杨九社区4个点位试点,大石坪村和永和村被评为县级垃圾分类试点村。全镇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按照餐厨垃圾、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分类投放并收运垃圾,镇村社干部带头,群众积极参与,农村环境卫生大为改观,全镇环境卫生发生大变化,全镇展现整洁优美的新面貌。(来源:泸县兆雅镇陈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