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泸州消息(胡光杰/文图)秋风起,栀子黄。连日来,走进福集镇石鸭滩村,放眼望去,漫山遍野的黄栀子树上,已经挂满了一颗颗金灿灿、饱满的栀子果。当前,正处于黄栀子丰收季节,村民们麻利地穿梭在茂密的黄栀子树丛间,将新采摘的黄栀子装袋、上秤,他们谈论着今年黄栀子的收成,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今年单价又涨了,去年三块多一斤,今年可以卖到五、六块,增涨了快一倍”村民郭成南高兴地说。黄栀子不仅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还可以用于提取天然色素、制作香料等,随着应用越来越广泛,也拉动了其市场需求,进而推动价格上涨。
返乡乡贤、基地现场负责人欧庆生介绍,石鸭滩村黄栀子种植基地共占地800余亩,产量100余吨。目前,基地每天组织四五十个村民进行采摘,采摘期达20天左右。
黄栀子的丰产丰收不仅扮靓了山坡,也带动了当地村民增收。正在采摘黄栀子的村民柯贤珍告诉笔者,她常年在基地里干活,一个月能挣两三千元。“这里离家近,都是乡里乡亲的,有说有笑可热闹了,务工的同时还能看着家、照顾孙子,真是太方便了。”
据了解,泸县福集镇人大代表建议:栀子树苗栀子树苗比较好种植,在荒坡、沟边、碎石地里都能很好的存活,石鸭滩村有大片的碎石荒山,不适合栽种树木、农作物,但却很适合黄栀子的生长。
基地经营负责人钟兴彬说:“当初选择在石鸭滩村建立这个基地一是镇上、村上都十分支持能够把这些荒山荒地盘活,给予了我们很大的鼓励;二是黄栀子的种植需要大量人工,可以带动附近村民就业,也算是为乡村振兴出一份绵薄之力。今年我们将黄栀子的采摘价格涨到了一斤八毛,一天采摘下来,村民们都能拿到一百多元。”
乡村要振兴,产业发展是关键。近年来,福集镇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在政策扶持下,福集镇黄栀子产业可持续发展动力不断增强,不仅每年在花开时迎来众多游客观赏,结了果还促进村民增收,为乡村振兴增添了“美的底色”和发展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