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泸州消息(田丽)近日,泸县应急管理局公布一组数据:截至目前共建立“厂中厂”风险管控“一张图”32张、点位风险管控清单735份,建立“厂中厂”源头禁入企业负面清单16家,引导企业整改提升14家,配备“火灾逃生四件套”3000余套,逐步化解“厂中厂”存量风险。
当前,泸县拥有“厂中厂”宗地企业32户、承租企业335家,由于准入“门槛低”,多为小、散、乱、污企业,普遍存在业态复杂、管理混乱、风险隐蔽性强等突出问题,已逐渐成为隐患滋生源、事故多发地,成为制约园区高质量发展的“老大难”。
为破解“厂中厂”安全管理困局,2023年9月开始,泸县以永宏发制衣有限公司为试点,创新实践“一厂一策、共治共享”新模式,并在坤羽租赁、福滨物业、普仁医药等“厂中厂”批次推广,打造出“厂中厂”安全治理提档升级的“泸县样板”,实现园区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
按照人员数量、厂房结构、生产工艺和产品风险四个维度,泸县邀请专家对32家“厂中厂”开展“红橙黄蓝”风险评估定级,形成“厂中厂”风险管控“一张图”。同时,参照《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对各企业风险进行辨识分级,形成企业风险管控清单,从监管层级、检查频次等方面实现差异化监管。
在推动“厂中厂”安全工作实现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提升方面,泸县引导“厂中厂”企业发挥抱团发展优势,探索建立“厂中厂”之间“大手拉小手”的联手共治安全协作模式,鼓励发展条件好、安全基础牢的企业牵头组建互助小组,定期组织安全管理交流研讨、隐患问题自查互查,解决专业人才短缺、管理基础薄弱、隐患排查不彻底等问题,打造消防联控模式。
本着“安全服务发展、发展促进安全”的原则,泸县常态开展“进企业、解难题、促发展”工作,在争取政策红利、提供要素保障、优化政务服务、解决隐患整治等方面,为“厂中厂”企业提供全链条跟踪服务,及时打通限制企业安全发展的堵点,助力企业轻装上阵,让企业感受到政府服务的效能和温度。
为解决“厂中厂”企业安全管理“明白人”缺乏、从业人员安全素养不高等问题,安全监管专班根据各“厂中厂”实际和需求,通过分类“配餐”、按需“点餐”和上门“送餐”宣教模式,分行业、分层次、分类别、分岗位开展送教服务,促进企业形成“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和‘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