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光杰 泸州观察 周梦颖 文/图
“为了抢抓农时,我们提前布局春耕备耕工作,早在半月前就购入了大型耕地农机,以待农时。”2月13日,泸县福集镇万宝村稻渔基地负责人余池,正忙着带领工作人员在育秧田进行翻耕、平整、施肥等。
就在这几天,余池计划完成500余亩农田的翻耕、平整工作,好提前为一个月后的插秧做好准备。
目前,该基地共有高标准平整地块500余亩,采用“水稻+鳜鱼”综合种养模式,将水稻种植与鳜鱼养殖有机结合,致力于实现一水多用,一田多收。并且,该基地是福集镇首个使用全机械一体化耕作的种粮基地。
“接下来,我们还会根据需要陆续采购育秧机、插秧机、施肥机等农耕设备,确保基地实现全机械化耕作,提高春耕生产质量。”余池说。
连日来,在泸县各乡镇的沃土上,随处可见农民抢抓农时,积极开展春耕生产的身影,各村阡陌纵横的田埂上,村民们除草翻土、犁田起垄、浇灌施肥......农耕劳作的场景,还有各式机械化设备助攻春耕备耕。
在泸县太伏镇张枣村高产水稻示范基地和再生稻核心示范区,村民宋明贵操作着耕地机,每到一处,田地间便显现出规则或不规则的条状痕迹,形成了垄沟和垄脊,它们交错分布,一派耕作景象。
“以前靠人工翻耕,费时费力,现在有了现代化农机,一天就能完成三十余亩地的翻耕工作,效率提高了不少。且机械设备租金每天150元,比请人工划算。”宋明贵说。
泸县太伏镇张枣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田敏介绍,立春过后,农户们便抓紧把田耕好、整平,为接下来的水稻播种作好了准备。“前期农户们把田打整归一后,等过一阵子种子、化肥一到位,就能抓紧播种,一刻不耽误。”
近年来,泸县聚焦水稻、玉米、油菜等粮油作物的生产,深入开展全程机械化试点示范,例如,在杂交水稻制种方面,已实现机耕、机播、机收、统防统治、机械化烘干等全程机械化生产,提高了制种效率和质量。在积极组织各类农业机械投入春耕生产的基础上,泸县统筹做好配套机具的引进、培训、推广应用等服务工作,已围绕水稻、玉米等主要农作物耕、种、管、收等关键环节,开展机械化新装备新技术的试验示范,提升全县主要农作物的机械化水平。
“现目前,全县的春耕备耕工作已陆续开展,机械化率达95%,相比往年有所提升。”泸县农业农村局土肥与农机服务股股长周锋介绍,在泸县的多个村镇,如太伏镇张枣村和嘉明镇罗桥村,农户们利用现代化农机进行春耕备耕工作,农机包括拖拉机、旋耕机、播种机等,能够迅速而精准地完成翻耕、平整土地、播种、施肥等工序。相较于传统人工方式,机械化作业大大提高了效率,减轻了劳动强度,减少了劳动力需求,同时也为扩大农业现代化新技术和机械化新装备的推广应用提供了作业基础。
正在转存粘贴的图片,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