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泸州消息(任华)为提升基层应急能力,全面提升防灭火响应效率。近日,泸县福集镇以“人防+技防”双轮驱动,创新构建“无人机空中巡护+网格员地面值守”的立体化防控体系,以科技赋能基层应急响应。
针对山区林区地形复杂、传统人力巡查效率低的难题,福集镇统筹调配镇村两级应急队伍,划分为3个巡查小组,实行24小时轮班值守制度,重点盯防进山路口、祭祀区域及农事用火高发区。同时,引入2台搭载红外热成像、高空喊话的无人机,形成“空中巡查—实时预警—地面处置”联动机制。
“无人机15分钟内可完成3平方公里林区扫描,一旦发现异常热源或烟雾,系统自动报警并定位坐标,值班人员随即通知附近巡查组前往核实。”福集镇应急办主任黄磊介绍。今年3月以来,通过“人机协同”模式,福集镇累计发现并消除违规用火隐患5起,火情响应时间缩短至5分钟以内。
为夯实防灭火“最后一公里”,福集镇聚焦基层应急队伍专业化建设,组织防火技能培训2场,覆盖半专业队员、村干部及志愿者50余人次,重点演练无人机操作、森防泵使用及火场避险等科目。此外,镇村两级配齐风力灭火机、便携式水泵等设备,并在重点林区增设3处应急物资储备点,确保“随时调用、快速支援”。
据悉,福集镇已同步推进“泸州应急管理综合信息平台”建设,未来将融合气象数据、地面监控与无人机巡护,构建“空天地一体化”监测网络。
除强化人机协作外,泸县福集镇注重发动群众力量,通过“村村响”广播、微信群推送无人机巡护警示视频等方式,普及防火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