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记忆:那些逐渐消失的语言……

2017-09-06 08:42:50来源:四川在线编辑:庞山岚

自诩普通话还行,离开家乡很久后才发现,普通话的表达方式稍显单一,在北京,每个人都不可能在外面的环境里随意使用自己的家乡话,那就只有普通话成为了中国人共有的一种公共交流语言。

当然这以北京话为标准,可是,我感觉我们家乡特有的语言好像更加的趣味性,表达出来的意味更加痛快,有时在微信群里跟老家的同学聊天,同学们打字的时候都会打出那个浓浓的家乡味道,我时常沉侵在这个奇妙的美好中,外地人我保证真心的看不懂啊……

最早的家乡特色来自一个群体游戏,在之前我的年代记忆里有过描述,两群孩子对垒,一个叫“打拐子”的对抗性极强的游戏天天都在任何角落激情上演,一只脚站立状 另外一只脚在身体前面折回来,用一只手扣住,然后膝盖顶着对方的膝盖,可以用力砸,可以跳起来压倒式的攻击对方,击倒在地就算赢。

关键是这个游戏的前奏特别有趣,由其中一派的首领高喊一句“儿不提起鸡毛腿……”随后在首领身后的一群孩子特别整齐的跟着喊“鸡毛腿……”

随后,首领紧跟一句呼啸“儿不向前冲三步……”身后的孩子们马上集体回应“冲三步……”相当整齐没有任何彩排和刻意的训练,我到现在也没想通怎么能这么整齐呢,还有一点没想通的是,为什么不喊鸭毛腿,狗毛腿,偏偏单喊这个鸡毛腿呢?到今天我也不得其解……

这只是个游戏而已,老家的语言一般外地人去了就要蒙圈。

老家人叫厕所不叫厕所或者洗手间,都统称“茅思”,抱歉,这个名称的由来实在无从考证。

文化程度高一些的人家管吃饭就叫吃饭,很多街坊上的家长叫孩子吃饭了都喊“快点回家喔痢了……”实际上这个叫法不能细琢磨,越琢磨越不是味道……

老家盛产酒,而这个美好的液体被有些人戏谑为“黄汤”……

特别奇怪的是,夫妻或是恋人间,在情到深处的时候喜欢喊对方“幺儿”。这个我有点百思不得其姐。

有一句很有代表性的话,我分为正常普通话,北京话,古蔺话三个版本各位感受一下。

普通话版本:你好,听说你病了,我去医院看看你,结果你不在病房,于是我就走了……

北京话版本:嘿爷们儿,扫听您病了嘿,那我去医院搂搂,去吧,您不在,那我颠儿了……

古蔺话版本:唉……听说你遭了,在医院睡起,我说客看哈儿,客安,你又没有在,我爬起来就走了……

老家的很多地方语言在我脑海里逐渐模糊,可是很多老话却这辈子恐怕都无法忘却。如:拉肚子叫打标枪;小孩放屁不小心带出屎叫走渣;办事不靠谱叫日白;韭菜盒子叫眉毛酥;小孩儿捉迷藏叫逮猫儿;有人去世叫:啊客喽……

写到这里,我也是醉了……

记得老家一位领导去深圳出差,看见街边一摊位上写:古蔺麻辣鸡,于是上前问:是不是古蔺正宗麻辣鸡哟,老板急了,正宗古蔺话回答:老山鸡,宰一坨来尝嘛……这个老家独有的开场风格让这位领导坚信,这是正宗古蔺人开的店子……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彪悍的语言风格让我的家乡人乐在其中的生活在这个县城里,外面的世界日新月异的变化不会影响这里的人们,只有细细体味,你才会逐渐感受到这个貌似粗矿的语言风格里不知不觉间也同时在传递着种种温情,问候,关怀。

每每在我的同学圈里和我的同学们聊天时,那些伴随我长大的那么熟悉的文字在我的手机里打出来的时候,我的心是暖暖的,这些在我看来温暖的文字我想……

这就是我回家的理由……

作者:廷小果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