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三河职业学院开展教育扶贫工作纪实

2018-05-24 09:36:53来源:四川在线编辑:魏杰

四川在线泸州消息(杨杰)四川三河职业学院地处川滇黔渝结合部,乌蒙山连片贫困地区合江县。学院的生源主要来自乌蒙山区、秦巴山区和大小凉山等30多个贫困县,农村户口占86%,贫困生占68%,少数民族学生占30%,建档立卡学生占7%。 四川三河职业学院传承董事长王忠平先生早在80年代初提出的“培养一个学生、脱贫一个家庭”的思想,着力“平等、平民、平生”三平教育助生成才,学院举办者和管理者始终如一坚持贫困山区办教育、始终如一坚持办职业教育、始终如一坚持关爱学生。

学院办学思想 “四个坚持”

四川三河职业学院办学指导思想即“四个坚持”:坚持依法治校,立德树人;坚持“以党风带教风,以教风带学风,促成优良校风”;坚持“培养一个学生,脱贫一个家庭”;坚持“爱学生、双核共融(专业核心能力、职业核心能力)、双向统一(生源和服务面向统一),培养人才”。办学以来,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麦可思数据显示:“学院区域贡献度为71.8%”,为川滇黔渝相邻区域中小微企业培养了一批“下得去、留得住、发展好”的毕业生,推动了区域脱贫事业和县域经济的发展。

全力助学成才,致力学生培养

四川三河职业学院的办学理念是“有教无类,重道乐业”,校训是“三河聚海,育人利物”,着力“平等、平民、平生”三平教育助生成才,学院采取“国家资助+学院奖补+勤工俭学”的方式,扎实推进教育精准帮扶。学院通过降低学费,困难生减免学费、减免水电费、补助新生入学交通费、免费发放教学工具包、资助学生自考学历提升、资助学生驾驶技能培训、资助民族学生素质提升活动金费、资助学生科研立项、食堂开设贫困学生经济窗口、提取学费收入5%作为“奖、勤、助、困、补”专项经费等一系列具体举措,着力教育扶贫,脱贫攻坚工作。近三年来,学院累计资助学生1130万元。学院对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开展一对一帮扶和指导。

四川三河职业学院落实“一把手”工程,狠抓学生就业出路,实施订单班、导师制、双选会、跟踪服务四项措施。学院多次被省、市相关部门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共产党员示范单位”、“优秀党支部”、“四川省依法治校示范学校”、“四川省五四红旗团委”、“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高校后勤先进单位”、“高校平安校园”等荣誉称号。学院获批省、市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省、市级众创空间,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强化学生技能,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毕业生双证书获取率达88%以上。2017年将毕业建档立卡学生逐一落实就业岗位。麦可思报告:2017年毕业学生月收入3466元,高于四川省平均月收入100元,区域贡献度为71.8%。办学以来,学院获得省、市以上表彰奖励400余人次,各项大赛获得省级以上奖励100余人次。毕业生中涌现了一批管理人才、技术能手、项目经理、创业典型、先进工作者和在校科研立项并结题的优秀人才,让贫困学子活出了精彩。

承担社会责任,助力脱贫攻坚

扶贫先扶智,扶智先扶技,承办扶贫专班。四川三河职业学院发挥职业教育优势资源,在脱贫攻坚中,主动服务社会。在合江县县委、政府的领导下,人社局牵头、教育局支持下,在学院建立了“合江县扶贫培训基地”,开设“扶贫专班”,学院具体承办培训体系,搭建贫困人员与用人单位的无缝对接平台,开展“订单式”培训,打通了一条贫困人员转移就业的“快速通道”。为了让学员尽快进入学习状态,学院配置了专职辅导员进行班级管理,关心关爱学员;学院不仅对学员进行了军训,还为学员免费提供了寝室、卧具、服装等生活补贴。

四川三河职业学院根据培训对象的特殊性,科学制定培训计划,“扶贫专班”突出以专业教学为主、理论教学为辅的工学结合培训模式,结合地方园区企业用工需求,采取校企合作方式,设置数控车工、维修电工、电子装配工等专业,把贫困劳动力“请上来”学技术,开展15—30天的免费培训,培训合格后由学院和合江县就业局推荐到对口联系的泸州高新区、泸州长开区的“智能终端”企业和合江临港工业园区的企业就业或选择自主就业创业,保证就业率100%。考核不合格者,继续免费培训至合格为止。

目前为止,“扶贫专班”已培训结业4期,培训学员全部实现就业,人均月收入达2800元左右。合江县白米镇梨湾村贫困户朱某,通过在“扶贫专班”学习电子维修,获得职业资格证书,现已到泸州众大液压有限公司工作,月收入达3500元以上。“扶贫专班”优秀学员合江县榕右乡贫困户陈某通过参加“扶贫专班”学习数控车工,现已到泸州长江机械有限公司工作,月收入达4000元以上。

“扶贫专班”实现了“培训一批、脱贫一批”,“培训一人,就业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做到了“招生即招工、上课即上岗、结业即就业”,由输血变造血,培训和就业无缝对接,使学员实现“零距离”就业的培训模式,为阻断贫困发挥“造血功能”,助力脱贫攻坚。

帮扶深度贫困县,助力脱贫攻坚。四川三河职业学院认真学习和贯彻国家精准扶贫政策和四川省脱贫攻坚工作任务及要求,以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和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主导,高度重视精准扶贫工作。在四川省高校对口帮扶深度贫困县工作会后,学院随即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对口帮扶工作。

四川三河职业学院高度重视帮扶深度贫困县,多措并举助力脱贫攻坚工作。学院于2017年12月接受四川省委、省政府,省教育厅帮扶深度贫困县壤塘县脱贫攻坚任务以来,成立了以学院院长彭方弟、党委书记王文潇为组长的对口帮扶领导小组;制定印发了《四川三河职业学院关于开展对壤塘县南木达镇对口帮扶的实施方案》。积极选派优秀干部、教师轮班到壤塘县担任驻村干部,多措并举实施对口帮扶:智力帮扶,依托学院教学资源,组织开展结对村镇人才培训;志愿服务,充分调动壤塘县籍在校学生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促进帮扶实效。

实地调研、慰问部分贫困户,2018年1月20日四川三河职业学院党委书记王文潇一行到壤塘县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就地开展了“让爱常驻 让心相连”主题暖冬活动,向壤塘县南木达镇阿甲村和康旭村贫困户送去了油、米、毛毯和被褥等近500件生活物品。

爱心捐赠,3月19日,四川三河职业学院工会主席付维强一行带着全院师生员工的深情厚意和募集人民币31027元前往壤塘县南木达镇慰问贫困户并开展对口帮扶相关工作。3月31日四川三河职业学院驻村干部王伟组织发放了全院师生捐赠的600余件衣服。

3月18日—23日,四川三河职业学院参加了省级督导组,赴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壤塘县开展2018年四川省第一轮脱贫攻坚全覆盖督导工作,学院督导小组进村入户走访调查。学院督导小组先后走访了10户贫困户,5户非贫困户,访谈了2名驻村干部、5名村社干部,收集整理资料20份,汇总问题清单和整改意见报告一份,交督导组汇总报省脱贫办,在督导中,学院督导小组全面反映了壤塘县中壤塘乡查托村脱贫攻坚进展和成效,也深入查找了工作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提出了相关意见建议,学院顺利完成了在此次督导工作中所承担的任务。

产业研究,结合学院现有专业建设情况,开展应用型技能培训和产业对接研究;产业发展、包销部分农产品,四川三河职业学院订出计划,采购定点扶贫村的部分马铃薯等农产品,助力脱贫攻坚;积极宣讲党的方针政策,做好咨询等系列举措,点面结合,扎实有序推进深度贫困县壤塘县脱贫攻坚工作。

四川三河职业学院坚持立德树人,培养人才,培养边远贫困山区孩子;与地方政府、企业深度合作,帮扶深度贫困县,助力脱贫攻坚。不忘初心,扎根贫困山区,实施多措并举教育扶贫。学院积极响应国家教育扶贫政策,按照“特困优先、应助尽助”的原则,建立“一生一册”档案,采取“一生一策”帮扶措施,学院一直坚持“教育一个学生、脱贫一个家庭、带动一方发展”的理念,注重将“扶智与扶志”相结合,着力“三平”教育,助生成才。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