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三河职业学院:教育助力扶贫攻坚

2018-09-05 16:37:46来源:四川在线编辑:阮长安

四川在线泸州消息(记者 蔡惠兰)9月1日,四川三河职业学院校园里彩旗飞扬,“欢迎2018级新生入学报到”的宣传横幅迎面高挂,迎新的LED显示屏循环播放,学院洋溢着浓烈的喜庆氛围。来自四川、重庆、贵州、云南、西藏、甘肃等地新生们陆续到校报到,开始了他们新的人生旅途和精彩纷呈的大学生活。

坚持贫困山区办教育 让贫困学生活出精彩

就读于四川三河职业学院2016级行政管理系,住在凉山州布拖县大山里边的吉不拉子,没有父母的陪伴,独自一人8月31号从家里出发,到学院需要17个小时,得走三个多小时的山路到区里坐车,然后到县城再转车。经过一天一夜辗转9月1号到泸州,吉不拉子拖着行李,开始了入学报道。吉不拉子虽然不是新生,但热心的志愿者们还是热情地围了上来,替他拿行李,帮助办理入学手续,收拾床位。

志愿者帮助吉布拉子办理入学手续

“离开家时,看到家里的情况,心情很沉重。”吉不拉子说。吉不拉子是四川三河职业学院的建档贫困生,据了解,他的家乡地质灾害频发,家里的经济全靠父母挖虫草、采山货来维持。可是,他的父亲去年在上山挖虫草时摔伤了,至今也无法起床,他的母亲又是一个药罐子,家里没有了经济来源,这让吉不拉子心情很沉重。

吉不拉子说,要不是学院里每年给助学金,他根本不能继续学习到现在,他表示一定要珍惜这个机会,好好学习,毕业尽快找到工作减轻家里负担。想到家里情况尽管心情有些沉重,但校园优美的环境,和同学们在一起轻松愉快的气氛很快感染了吉不拉子,让他对新学期又有了更多的期待,他的脸上又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建档贫困生吉不拉子对新学期充满期待

这样靠助学金继续读书的建档贫困生并不止吉不拉子一个,据了解,四川三河职业学院生源主要面向乌蒙山区、秦巴山区和大小凉山等30多个贫困县,有在校生5202人,其中农村户口占85%,在省教厅资助网上注册贫困生占56%,少数民族学生占26%,建档立卡贫困户占9%。在该学院老师眼里:“没有民族学生和困难学生,他们都是三河的学生”,学院的办学思想为三平教育:平民教育、平等教育、平生教育。学院针对农村学生、贫困学生、民族学生“三多”的情况,坚持爱学生、双核共融,(专业核心能力、职业核心能力)、双向统一(生源和服务面向统一)。同时,学院还采用了降低学费、困难生减免学费、减免水电费、发放教学工具包等助学措施。据统计,近三年来学院累计资助学生1090万元,高职就业率一直在97%以上,使一批贫困学子活出了精彩。

扶贫专班 教育助力扶贫攻坚

据悉,9月底或10月初,四川三河职业学院的扶贫专班也将会启动。扶贫专班是在合江县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由人社局牵头、教育局支持,在四川三河职业学院建立的“合江县扶贫培训基地”,开设“扶贫专班”,学院具体承办培训体系,搭建贫困人员与用人单位的无缝对接平台,开展“订单式”培训,为贫困人员打通了一条转移就业的“快速通道”。

2018扶贫专班第一期结业典礼

四川三河职业学院技术培训处处长、扶贫工作领导小组成员付维强告诉记者,“扶贫专班”是四川三学职业学院的又一特色,“扶贫专班”的学员来自建档精准扶贫户,年龄从20岁到40岁不等,由于培训对象的特殊性,学院科学制定了培训计划,在教学内容上更多的是注重实践,以实践操作为主,理论教学为辅。学员培训结束考核合格后,由四川三河职业学院和合江县就业局推荐到对口联系的泸州高新区、泸州长开区等“智能终端”企业和合江临港工业园区的企业就业,或选择自主就业创业。考核不合格者,继续免费培训至合格为止。为了让学员尽快进入学习状态,四川三河职业学院对学员进行军训,为学员免费提供寝室、卧具、服装等生活补贴。有的家庭父母、子女一齐上学,结业后,都能进入工厂工作,让困难家庭真正脱贫。

四川三河学院向壤塘县贫困户送去了油、米、毛毯和被褥等生活物品

2018年1月23日,学院党委书记王文潇等领导和专家一行,前往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壤塘县南达木镇开展对口帮扶调研和慰问工作。实地走访慰问了壤塘县阿甲村和康旭村的部分贫困户,详细了解家庭的生产生活情况和目前面临的具体困难。经过调研论证,根据南木达镇康旭村的地理优势,学院建立了扶贫产业帮扶种植基地——高原马铃薯种植示范基地,邀请了县农业专家对种植基地做全面技术指导。通过种植示范基地,强化农牧民自身造血功能,学院包销部分农产品解决销售难题;并开展了“让爱常驻,让心相连”主题暖冬活动等活动,向壤塘县贫困户送去了油、米、毛毯和被褥等近500件生活物品。期间,学院积极与当地县委、县政府共商对口帮扶事宜,召开了县、镇、村三级座谈交流会,达成了“四川三河职业学院与壤塘县对口帮扶框架,通过扶贫实践扩大了学院的社会影响,扩大了学院的规模,促进了学院的建设发展。

据悉,四川三河职业学院扶贫的典型事例被中央电视台拍摄的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纪录片载入,并被四川省推荐参评全国脱贫攻坚“组织创新奖”,是四川省唯一一所参评该奖项的学校。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