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医科大学多管齐下抓实抓细返校复课工作

2020-06-17 07:36:29来源:四川在线编辑:阮长安

奋力夺取“双胜利”全力以赴“稳就业”

2020年6月17日《四川日报》07版

“同学,请间隔1米排队进入”“私家车不能驶入,家长请勿入校”……5月14日上午,沉寂了近5个月的西南医科大学(以下简称“西南医大”)校园迎来了首批返校学生。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驰援武汉”“坚守本地”“云端课堂”“返校复课”“云招聘”……西南医大人奋勇争先,以实际行动,为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交出满意答卷。□张其 谢明雄 牛庆艳

错时错峰、分六批次返校

确保疫情防控和返校复课顺利进行

随着疫情防控持续向好态势不断巩固,5月以来,学生返校复课工作被提上议事日程。5月7日,西南医大召开干部大会,对做好学校2020年春季学期学生返校复课工作进行系统安排部署,强调做好动员、应急、教学、物资、服务五项准备,1.7万余名学生错时错峰、分六批次返校。

该校编制“七案七制三流程”,制定学生返校复学方案;22个二级院系(所、中心)分别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日报告”“零报告”,准确掌握学生每日健康情况;通过网络平台了解学生返校意愿,组织学生填写“二表一书”(流行病学调查表、返校复学行程表、返校复学信息真实性承诺书),确定各批次返校学生名单……

5月12日,该校组织学生返校复课疫情防控演练,按照实战标准,进一步细化完善工作流程和现场处置措施,全力备战返校复课。

5月14日、15日,首批学生如期返校。截至5月24日,第一、二、三批次学生已错时错峰,分批平安返校,返校复课工作取得阶段性胜利。

为确保疫情防控和有序复课顺利进行,学校对学校宿舍、食堂、图书馆等学生频繁进出的场所,实施“特别举措”——如进出宿舍均需扫码,掌握学生情况;食堂就餐保持1米取餐距离,取餐即走,甚至还贴心提供消夜;进入图书馆采取预约制,避免学生聚集等。

根据疫情防控相关要求,对疫情期间留校的留学生,该校采取多项有效措施加强疫情防控;对于尚在国(境)外的留学生,待条件允许时另行通知返校。

相聚云端大课堂

教师变身“超级主播”实现教学不断档

“在全国上下众志成城、共克时艰之际,我们也应该深入思考,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给我们留下了什么……”2月24日,该校党委书记廖斌以“在抗击疫情中的感悟”为题,开启了“线上新学期”开学第一课。

在疫情最吃劲的关头,如何复课,成为摆在学校面前的一道新难题。据该校副校长何涛介绍,学校第一时间成立了线上教学工作组,教务处、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会同各部门、各院系更新观念、群策群力,调整教学计划、对接各网络教学平台,全力保障线上教学。

全面的线上教学也给教师带来了不小的挑战。“看得见吗?听得懂吗?听懂的同学请发‘666’,没听懂的同学请发‘111’……”这些话,成为教师们线上授课时的口头禅。而“超级主播”从容直播的背后,是课前不断地学习并熟悉在线教学技术、课堂教学方法与设计,实操分享培训等。教师们不断探索着云端教学技巧,只为了网络另一头的学生听得懂、有所获。

该校持续推进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通过多种形式,积极开展传染病防控知识教育、“战疫”思政教育、生命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用好用活疫情防控鲜活“教材”,强化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疫情期间,学校还精心打造了一系列线上教学示范课堂,全方位展示优秀直播课堂、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课堂、PBL课堂、虚拟仿真实践课程等,全校20个教学单位、31个专业、1.7万余名学生、1061门次课程有序开课,师生们相聚“云端课堂”,真正实现了教学不断档。

线上线下课程无缝对接

全力推进“稳就业”完成“保就业”

线上课堂如何无缝对接线下课堂,成为摆在全体师生面前的一道难题。该校要求,学生返校前,提前一周线上打卡;每批次学生返校后第1周,继续沿用线上教学模式,学习地点在宿舍;1周后,如无异常,学生才能转入教室上课。

何涛说,学校采取“测试+串联+补丁”的方式,实现线上线下课程无缝对接。具体而言,学生要想转入线下课堂,需对之前的线上课堂学习效果进行测试;根据测试成绩,任课教师针对不同学生“一人一策”,以“课堂讲授+答疑辅导”的形式,帮助学生赶上教学进度;达到前期教学目标后,便可正常开展下一阶段课堂学习。

如何让毕业生顺利找到工作,是学校面对的新课题。

西南医大提早开始谋划。疫情期间,学校对毕业生开展线上就业指导,组织学生参加就业公益讲座;对贫困生等开展一对一就业指导帮扶,积极利用校友资源推荐就业。

5月15日,西南医大召开就业工作专题会,专门研究部署2020届毕业生就业工作。该校学生工作部部长张碧国介绍,学校积极开拓就业市场,主动联系省内外用人单位,搭建就业平台,积极开启网络招聘、业内招聘,主动争取合作单位支持。

截至5月10日,学校为毕业生推送了1500余条单位招聘信息,提供就业职位两万余个,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多措并举、全力以赴推进“稳就业”工作,确保完成“保就业”任务。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