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医科大学:以德为先 扎实推进全国文明校园创建

2022-11-01 16:43:04来源:四川在线编辑:魏杰

成为文明校园最首要的标准是什么?在全体西南医科大学师生心中,有一个共同的答案:厚德。“新生开学第一课上,廖书记就教导我们,要立志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关键要以德为先。厚德将是我一生的行为准则。”2022级临床医学新生聂晶如是说。

近年来,西南医科大学扎实推进全国文明校园创建,把思想道德建设摆在首要突出位置,大力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一个信念坚定、崇德向善、人才辈出的厚德医大逐步形成。

秉于心,在深厚历史底蕴中崇德

西南医科大学的创建始于德、源于德。1950年,为解决川南地区缺医少药、人民健康深受疾病威胁的问题,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卫生部直属一分院的128名干部战士集体转业创建川南医院(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前身)。1951年,在川南医院的基础上建立西南区川南医士学校。房师亮、张祖德等一批批优秀医学专门人才,胸怀国家、心系百姓、扎根忠山,为今天的西南医科大学奠定创业根基。

岁月流转,初心如磐。71年来,西南医科大学始终不忘办学初心,坚持传承和弘扬学校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通过开展主题教育、文化建设、宣传宣讲等方式,将老一辈革命家和建校元老的“大德”深深厚植于一代代师生心中。近年来,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等,“跟着书记学党史铭校史”活动被人民网、四川日报头版等报道。精品化打造江山平远堂、朱德题字碑等红色文化育人场馆碑石等,推出校史舞台剧《忠山初心》、校歌《忠山红日》等,以恽代英在校建立四川省第一个社会主义青年团组织的史实为素材创作的微电影《他从江上来》获评全国一等奖。组建“忠山薪火”校园文化宣讲团,常态化开展宣讲活动,以星星之火将医大之德散播校内校外。经过长期的思想政治洗礼,学校涌现出全国名中医孙同郊、全国优秀教师余崇林、四川省首届“四有”好老师陈跃等一大批先进典范,他们的无私品德在新时代熠熠生辉。

重在育,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树德

建校至今,西南医大人在71年育人征程上默默耕耘,孕育了17万桃李芬芳,而今他们扎根在全国各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奉献着智慧和汗水,受到广泛赞誉。这源于学校在办学过程中始终坚持“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近年来,学校党委高度重视,深入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入选省级试点高校,获批试点院系2个、思政精品项目2项,形成试点高校-试点院系-精品项目“三维”工作体系,切实把全体教职员工凝聚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大思政”工作格局中。

坚持立德树人,将思政工作高质量融入“十育人”领域,育人成效显著。连续5年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作品获全国二等奖;大力实施示范课程、示范专业-示范团队“三位一体”课程思政建设,获批省级“课程思政”研究中心,实现与思政课同向同行;聚焦育心育德,建立学校-院系-班级-寝室“四级”心理预防干预体系,坚持每年开展“5·25”“10·25”心理健康月活动,心理育人成效全面提升;实施“123X”网络育人工程,官微获评“本科高校融媒体影响力50强” ,学校获评“全国优秀易班共建高校”;积极构建党建带团建组织育人新格局,入选“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2个,校团委成为全国五四红旗团委……

践于行,在服务国家服务社会中明德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因为自己是一名党员,觉得这个时候应该挺身而出了”,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90后护师邱少平参加新冠疫情武汉保卫战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道,他的行为正是西南医大人践行“厚德精业 仁爱济世”校训的真实写照。新冠疫情爆发后,学校深入开展“战疫思政”主题教育,以邱少平为原型创作的微电影《浪涌》获评“我心中的思政课”微电影展示作品全国一等奖。广大医护人员、师生逆行出征,保卫泸州、守护四川,先后支援武汉、新疆、贵州、海南等地,涌现出“儿科学系和护理学院31名实习学生主动请缨为厦门助力”等感人事迹,1人获评全国抗击新冠疫情先进个人。

与此同时,抗震救灾、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援外医疗、志愿服务……只要国家和人民需要,西南医大人就会挺身而出,每年累计20000多人次参与到各类社会服务中。近年来,学校获评全省教育脱贫攻坚专项奖励“记功”集体、社会扶贫突出贡献奖,100余支队伍入选暑期“三下乡”国家级、省级专项团队,多项志愿服务项目获评教育部、省教育厅优秀项目。全体西南医大人以高尚思想觉悟投身社会服务,又在社会的广阔天地间实现了道德的进一步升华与淬炼。(图文来源:西南医科大学)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