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医大师生探秘雨坛彩龙:让非遗在实践中“活”起来

2025-07-14 16:36:24来源:四川在线编辑:魏杰

四川在线泸州消息(李阳光 朱昌青/文 邓熙/图)近日,西南医科大学“云龙吟千里,赓续非遗梦”暑期实践队的20余名师生走进“中国龙文化之乡”泸县,围绕国家级非遗雨坛彩龙的历史渊源、政策支持与传承现状展开多维调研,并以“探寻非遗,体验非遗,传承非遗”为主题开展系列活动,让沉睡的非遗技艺在互动中焕发新生。

实践队首站探访宋代石刻博物馆,馆内珍藏的南宋高浮雕青龙石刻,为队员们揭开泸县龙文化的历史脉络——这里是全国少有的集中展示青龙石刻的场馆,印证着当地龙文化的千年积淀。在宋田村,据该村支书介绍,政府每年正月十五、二月二均举办龙舞大赛,各乡镇组队参与,让舞龙习俗融入节庆血脉。队员们还了解到,泸县已成功创建首批四川省龙文化生态实验保护基地,雨坛彩龙作为“非遗四川百城百艺”品牌,已成为当地文化名片。

值得一提的是,西南医大与雨坛彩龙还有不少“合作”。近年来,该校依托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研究基地等平台,通过课堂教学、科研攻关、实践体验、社会服务“四大行动”,持续推动这一巴蜀体育非遗的传承创新。

调研之外,实践队更注重让非遗“可触摸、可参与”。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罗德书携舞龙队现场教学,先演示“龙翻滚”“龙抱柱”等经典动作,再手把手指导队员实操。“龙头比想象中重太多,每一个动作都藏着巧劲。”学生阮中正感叹道。

体验结束后,该校运动康复专业学生发挥专长,为舞龙队员科普肩颈、腰部常见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康复技巧,让“硬核”知识护航非遗传承。在雨坛彩龙发源地,实践队还举办宣讲会,用图文影像向村民讲述其历史、工艺与神韵;针对少年儿童,特别邀请罗德书指导草龙制作、舞龙画龙活动,让非遗种子在童趣中萌芽。

“这个暑期,学子们深入乡村,用实际行动照亮了文化传承的新路径,用身体舞动非遗传统文化,让非遗不再是影视里的技艺,而是可触摸可感悟的世代脉搏。”西南医大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实践只是开端,未来将深化校地合作,搭建体育非遗育人平台,助力共建龙文化生态保护区,让雨坛彩龙在青春力量中延续世代脉搏。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