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观察 张其
“入库的初衷只是想尽自己一份力量,帮助需要造血干细胞的人。现在愿望实现了,感觉特别有成就感。”8月20日上午,经过近四小时的采集,西南医科大学麻醉学系2022级2班学生王杰豪成功为一位素未谋面的血液病患者捐献了191毫升造血干细胞,用青春热血完成了一场跨越陌生的生命接力。
这份“生命礼物”的背后,是王杰豪早已埋下的爱心种子。“入学前我就对造血干细胞捐献有所了解,知道它能帮血液病患者重建希望。”据王杰豪介绍,进入大学后,便加入了该校麻醉学系“Holle小白”志愿项目,成为一名造血干细胞捐献宣传员,日常向公众科普捐献知识——如何帮助重症血液病患者重建免疫系统、造血功能,以及入库登记的流程。
“今年4月,我接到了四川省红十字会电话,对方告知我留存在中华骨髓库的造血干细胞样本与一位血液病患者初配成功,如果愿意,可以再一次进行高配,如果所有项目吻合,就可以进行造血干细胞捐献。”王杰豪回忆说,因为明白低配成功太不容易了,所以当时心里又激动又紧张。
同时,作为在校学生,王杰豪明白捐献需父母同意与学校支持。“父母虽有了解,但我还是反复科普捐献对身体无害,让他们放心;同时第一时间和老师沟通,确保流程顺利。”今年6月完成高配后,他一直忐忑等待结果,直到7月初收到“高配成功”的通知,悬着的心才落了下来。随后的体检合格,让王杰豪正式进入捐献程序。
8月16日,王杰豪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办理入院手续,20日开始正式捐献造血干细胞。“现在是外周血采集,血液抽出后经分离机提取造血干细胞,剩余血液回输,整个过程循环了29次。”谈及整个过程,王杰豪说全程身体无不良反应,状态良好。
“希望受捐者可以早日恢复健康。”在王杰豪看来,对于普通人来说可再生的造血干细胞但对患者来说是最有效的治疗方式。因此还真诚呼吁,希望更多人加入到捐献造血干细胞的队伍中来,为需要的人送去生命的希望。(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