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迈入大城时代 释放强大磁力

2016-11-22 11:07:59来源:泸州日报编辑:庞山岚

“坐落于龙马潭区金带路与红星路口交叉口……”11月11日上午,万达集团在泸州选定入驻“地址”。根据土地挂牌转让公告,自开工之日起,这家知名民企将在2年内建成一个全业态、一站式购物中心。

就在万达集团选择“进军”酒城之前,已有中国兵器工业集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等20余家央企,南瑞集团、许继电气等近30家大型国企,华为公司、步长制药等近60家知名民营企业在泸州“安营扎寨”。

泸州市何以受到众多央企、大型国企、知名民营企业的青睐?这主要得益于泸州正加快建成成渝城市群南部区域中心城市。按照国家规划、省委要求和市委部署,泸州发扬“无中生有、无私 无畏、无所不成”的精神,围绕“如何做大城市发展空间、做强产业支 撑、做优区域服务能力”频频放出“大招”,加快建成成渝城市群南部区 域中心城市。如今的酒城,犹如一个大磁场,正成为川南、黔北、滇东、 渝西等周边地区6000万人的吸睛之地。

拓展空间 构建区域中心城市发展大格局

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作为全川唯一处在川滇黔渝四省(市)结合部的城市,多年来,泸州加快建成区域中心城市的决心从未动摇。

泸州探索创新、主动作为的发展氛围,连续获得国家肯定:今年3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把泸州列为长江经济带和南方丝绸之路重要节点城市;4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把泸州定位为成渝城市群南部区域中心城市,到2020年,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达200平方公里、城市人口达200万。

今年7月,省委也要求泸州跳起摸高:在2020年跨入经济总量2000亿元俱乐部,实现“两个率先”。

城市是各类要素资源和经济社会活动最集中的地方。泸州市委七届十二次全会指出,泸州加快建成成渝城市群南部区域中心城市,是落实国家规划和省委要求的战略之举,是顺应发展大势的应势之举。 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成了加快建成区域中心城市的首选路径。泸州的城市发展思路是:沿江组团、北进南拓、东接西 延、拥江发展,形成沿江组团式区域中心城市大格局。

思路决定出路。

近年来,泸州中心城区每年以8万至10万 人、8至10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容”。2012年底,泸州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达101.05平方公里 、城市人口达100.97万,在川南率先建成“双百”大城市;2013年底,泸州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达109.37平方公里、城市人口达107.99万,成为四川除成都外三个“双百”大城 市之一,也是长江上游除重庆主城区外首个“双百”大城市;2015年底,泸州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达120.1平方公里、城市人口达120.4万。

现在,泸州已构建起功能互补、梯次衔接的“一主、四副、多点”新型城镇体系,泸州市城镇化率超过46.1%。随着沱江新城、长江生态湿地新城、泸川新城三大组团加快建设,泸州“一核、两城、三园、多点”的区域中心城市空间格局正快速形成。

集聚产业 筑牢区域中心城市发展根基

泸州市委书记蒋辅义强调,没有产业支撑,城市再漂亮也是“空城”。

泸州把“产城相融、产城一体”作为加快建成区域中心城市的又一路径。

不管是2013年的“项目落地见效年”,还是2014年的“产业发展突破年”; 无论是2015年的“产业转型发展年”,抑或是2016年的“产业创新发展年”,泸州均咬定产业和项目“不放松”,最终目标是在产业集聚下做优存量、做大增量,加快建成长江上游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

随着“工业为大、工业为重、工业为 先、工业为快”理念向纵深推进,泸州更是大阔步踏进长江经济带工业强市序列。当前,泸州已形成白酒、化工、机械、能源四大传统优势产业和高端装备制造、智能电网、现代医药、新能源新材料、大数据五大新兴产业竞相发展、全面攀升的态势。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泸州同时发展现代物流、现代金融、 文化旅游、现代农业、开发建筑等产业。还围绕长江经济带整合原有九大产业园区,形成泸州国家高新区、泸州长江经济开发区和中国白酒金三角酒业园区,为泸州市产业发展提供更宽更大更强的平台载体。

截至目前,三大园区建成区面积超 过 60 平方公里,入驻规模以上企业近 500家,占全市的75%以上。

以产业为支撑,泸州经济社会发展保持了良好增长势头: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近年来位居全省和川滇黔渝结合部9个城市前列。

泸州当前更在三大园区基础上“裂变”生成军民融合产业园和空港产业园,构建新的城市经济支柱产业。为增强建成区域中心城市内在动力,泸州推出331个城市发展重大项目,总投资4600亿元,重点仍为产业项目,尤其是工业项目。

强化服务 提升区域中心城市软实力

城市发展,软实力同样重要。

“泸州要不断强化服务功能,提升在区域中的辐射、服务和集聚能力。”泸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刘强表示。 泸州为此决定:到2020年,建成区域综合交通枢纽、商贸物流中心、教育培训中心、医疗健康中心 和文旅会展中心,丰富区域中心城市内涵。

部署之后就是行动。

围绕“山水绿色、宜居宜业、区域中心、中国酒城”的城市发展定位,泸州人拼出了成绩:形成“水、公、铁、空”立体交通网络,城市真正“快”了起来;普通高等院校数量居全省第三位,医疗卫生资源居全省第二位;成功创建为国家园林城市和国家森林城市,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复审。

在“三抓三主动”工作推动下,奋发有为的泸州更是集聚城市发展新优势:成为全国健康城市试点市、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城市、全国第二批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示范城市、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城市、全国重要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节点城市)……

良好的环境,吸引了碧桂园、恒大等知名房地产企业到泸投资兴业。目前,在中心城区购房的外地人约占10%,在泸就读的外地学生有5万余人。 眼下,一大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纷至沓来,不断增强泸州做优城市功能的底气。突出“如何干得成”“如何干得快”“如何干得好”,川南城际铁路内自泸段、隆黄铁路叙永至镇雄段、泸州云龙机场顺势推进;渝昆铁路、沿江铁路、高铁枢纽站以及G8515泸渝段、泸州至永川、泸州至昭通叙威段等高速公路更是在泸州市规划蓝图上格外显眼。

当前,泸州正深入推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用心用情用力打造更加“干净、漂亮、有序、和谐”的区域中心城市。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