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泸州消息(陈友洪) 泸县人社局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瞄准需求靶心施策,聚力精准扶贫。创新“三抓一破”工作法助力就业扶贫,“123”模式着力医保兜底,搭建党员服务“连心桥”倾力联村帮扶,切实增强精准扶贫实效。
瞄准“需求”就业扶贫
抓基础,建立完善“一库五名单”。建立农村贫困家庭劳动力实名制登记数据库,掌握贫困劳动者基本信息、转移就业、就业培训、自主创业、公益性岗位安置“五个名单”,及时补充完善内容并按月更新数据信息,实现动态管理、跟踪服务。累计实名登记贫困劳动力11428人。
抓服务,畅通送岗渠道。每月搜集更新岗位信息,村(社区)劳动保障协理员根据群众需求,量体裁衣推荐岗位,帮助贫困劳动者就业。定期组织用工企业送岗位到镇村,在镇(街道)开展“一人就业、一家脱贫”为主题的流动招聘会,在贫困村开展“送岗位”院坝招聘会,形成了逐级压实、分层覆盖的新格局。今年以来县、镇、村共组织扶贫专场招聘服务活动158场次,服务贫困劳动者4934人次,推荐就业1643人次,促进成功就业679人,促进创业42人。
抓培训,搭建技能提升平台。根据贫困劳动者文化程度、培训意愿、生活地点等信息,量身定制培训方案,采取举办农民夜校,小班教学等形式滚动办班,为群众提供免费培训。对文化程度较低的贫困劳动者,开展实用技能培训,让贫困群众拥有一计之长。今年来共组织贫困劳动者参加家政服务、农村种养殖、计算机等专业培训233人。
四破难题,着力公益性岗位开发。
针对大龄、残疾等难以就业的贫困群众,结合村情社情,有针对性地开发社会治安协管、乡村道路维护、护林绿化、乡村保洁等公益性岗位进行优先安置。同时规范公益性岗位日常管理、申报备案、公示、补贴申请等流程,接受群众监督,确保公平公正。今年以来开发村级公益性岗位安置农村低保、残疾、建档立卡贫困劳动者就业1698人,落实公益性岗位补贴300余万元。
瞄准“保障”医保兜底
医疗救助“1站式服务”。 从2017年1月1日起,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在县域内住院实行“先诊疗后结算”,患者住院不缴纳住院押金,只需提供医保证件、身份证或户口簿等证件,出院时患者或家属只需在票据上签字并预留本人或家属联系电话即可,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就医方便快捷。
代缴居民医保费实现“2个100%”。全县45079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员,由政府按每年150元/人的缴费标准给予基本医疗保险费全额补助,按每年100元/人的缴费标准给予商业附加险全额补助。2017年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代缴基本医疗保险费676.19万元,参保率100%;代缴商业附加险450.79万元,参保率100%。
着力政策、监管、支付“3个落实”。出台《泸县医疗扶贫实施办法》《关于规范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医疗救助有关工作的通知》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实现医保系统与扶贫系统数据无缝对接,在医保系统中精准标注贫困人口,确保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及时享受医保待遇。建立公安、人社、卫计、食药监等6个部门组成的查处和防范社会保险欺诈联席会议制度,针对政策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定期会商,严厉打击扶贫领域骗取医保基金的行为,确保医保扶贫资金安全运行。1—5月,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门诊就医19242人,71521人次,医疗总费用380万元。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住院9817人,16590人次,住院医疗总费用4631万元。个人自付费用由县政府统筹解决,个人医疗费用支出实现“零支付”。
瞄准“共建”联村帮扶
责任实打实,上紧责任“发条”。制定了《泸县人社局脱贫攻坚行动实施方案》,以百和镇为着力点,大力推行“党建+精准扶贫”模式,因户施策。采用领导包片与“1+3”模式结合,层层落实责任,搭建结对帮扶对子157对,定期召开脱贫攻坚推进会,反馈脱贫攻坚情况并制发督查通报,将脱贫攻坚与干部职工平时考核相挂钩。
服务面对面,党员干部争当“先锋”。开展“支部结对子.党员手拉手”活动,充分发挥“一名党员一面旗帜”作用,组建政策宣传、法律咨询、社事代办 3支党员先锋服务队,开展项目到镇村、政策进院坝、温暖入农家系列活动。目前,先锋服务队服务群众453人次,帮助困难群众解难题办实事235件。
帮扶心贴心,搭建干群“连心桥”。通过开展“走进群众、服务群众、引导群众”专项活动,建立健全“三本台帐”,收集民情民意125条,意见建议67项,设立“1+3”常态走访机制,量体裁衣制定帮扶措施169条。聚焦产业扶贫关键点,重点打造了“朝天椒、桂圆、红心柚”等一村一品产业扶贫项目。通过发展扶持带动一批,居住环境改造一批、基础设施保障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发展规模养殖户25户,安置贫困群众就业69人,人均增收1000余元。
四川在线泸州新闻热线:0830-3776680,微信:【发现泸州】,投稿QQ:11513054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