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市志愿服务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建设工作现场会在古蔺召开

2019-07-13 15:08:02来源:四川在线编辑:魏杰

四川在线泸州消息(记者 蔡惠兰) 7月12日上午,泸州市全市志愿服务工作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建设工作现场会在古蔺县太平镇四渡赤水干部学院举行。会议总结了前期工作,落实全省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建设工作会精神,进一步推进泸州全市志愿服务工作制度化、常态化发展。

会前,参会人员通过实地参观古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志愿服务孵化中心)、太平镇文明实践分中心、红色基因传承实践站。

现场会上,市级志愿服务支队和区县代表作了交流发言,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反映了泸州市志愿服务和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成效和特色,大家相互学习借鉴。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阮小梅表示,今天的活动选择在古蔺,是为了让参会嘉宾重走长征路,传承红色基因。会上各代表的交流发言很有意义,希望各单位之间相互学习和借鉴,把志愿服务和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建设工作做得更出色。

下一步,泸州将进一步强化责任,志愿服务工作要有新作为,要凝心聚力,切实增强责任感,坚持目标导向,与发展大局“同频”,与社会关切“同忧”,与广大群众“共情”,在破解难题、补齐短板中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实现新作为、展现新气象。

要建优完善管理机制,尽快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的实施方案》,健全志愿服务组织、阵地、活动等运行机制,要完善信息沟通发布机制,加快推进“志愿泸州”两微一端完善和运行,畅通信息沟通发布渠道制;市民政局要切实履行好行政管理职能,牵头修订《泸州市注册志愿者管理办法》,规范志愿者登记注册、时长记录、星级评定和信息发布等机制,用好管好“中国志愿服务网”。

要建立激励机制。要探索建立操作性强的考核评价激励机制,目前成都市已率先试点建立志愿者星级评定和激励机制,泸州市也要尽快形成试点方案,逐步推开。要完善保障机制。各支队和区县要强化人力保障,落实专人负责志愿服务工作;强化资金保障,积极探索“财政拨款+基金资助+社会赞助”的保障模式,把志愿服务工作经费纳入党建经费使用范围,为志愿服务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

加强阵地建设。强化建设标准。各支队要按照六有标准(有统一标识、有办公场所、有队伍、有管理制度、有工作台账、有项目),加强阵地建设。要打造示范阵地。各支队结合实际,以“六有”有基础,发挥特色,突出运行,到2020年末完成2个示范阵地打造,纳溪区、合江县、叙永县在城区和乡镇要建成2个示范性站(岗),搭建好志愿者、服务对象与志愿服务项目对接平台,增强造血能力。要强化督导管理。

提升队伍影响力。一要强化志愿者注册。各区县文明办要积极组织动员辖区志愿者,开展中国志愿服务网络注册,市级各部门(单位)首先要把单位志愿者注册纳入精神文明建设重要内容,抓好志愿者注册工作,力争到今年底,注册志愿者不少于单位总人数的50%,全市志愿者注册人数新增10万,志愿者总数达到建城区总人数的13%。二要提高队伍素质。市总队和各支队要依托高校、党校、团校等,建立志愿服务培训学院体系,推进志愿服务专业化、精准化发展。市文明办要会同市民政局开展实地调研,根据管理人员和志愿者业务需求,举办全市性专题培训,各支队每季度要对志愿者开展1次以上业务培训,提升服务水平。三要打造队伍文化标识。各支队要完善队旗、服装、标牌标识等并报文明办备案,要开拓思维,创新推出一批文创产品,强化队伍形象塑造,提高队伍辨识度和知名度。

提高项目化水平。选题策划要“准”。重点针对扶贫、济困、救孤、助残等制定年度重大项目、季度主题项目。要推广群众点单、平台统单、制单、派单、志愿者接单、群众评单的“六单”工作法,实现供需精准对接。发布渠道要“畅”。打磨提炼要“精”。各支队要理清家底,按等级类别建立志愿服务项目库,包装打造成熟优质项目,提档升级良好项目,改善更新无潜力项目,到今年12月,各支队至少要推出1个在全市、乃至全省叫的响、影响大的精品项目,市文明办将举办志愿服务项目大赛暨“志愿服务文化周”,联合爱心企业、社会组织给予优秀项目一定经费扶持。

深入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试点建设。借鉴先进地区经验,不折不扣统筹解决谁来做、做什么、怎么做等问题。到2020年以“试点带动+全域推进”为思路,扎实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延伸志愿服务工作触角。要融合“中国志愿服务网”资源,依托区县融媒体中心,建强“五大”平台(理论宣讲平台、教育服务平台、文化服务平台、科普服务平台、健身体育服务平台),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网上阵地;要融合乡村振兴、脱贫攻坚、文旅融合发展等重点工作,整合各单位资源,开拓思路,开发有温度有热度、能更好满足群众需求的志愿服务项目,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泸州样板”。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