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年的坚守和付出 让幸福像花儿一样在大山绚彩绽放

2014-12-09 10:55:20来源:四川在线编辑:王晶城周超文 郭霞

四川在线消息(周超文 郭霞)住小别墅、走水泥路、养生态鱼、种有机茶、家门口就业,如今在泸州市纳溪区大渡口镇天堂村,这个以留守老人为主的偏远小山村,如今虽依然远离都市,但留守老人们却过起了都市人难以企及生活,让幸福像花儿一样在村里村外绚彩绽放!

12月6日,笔者来到天堂村,聆村民言及今天的好日子,都会情不自禁地伸出大拇指夸赞说:“我们能有今天的好日子,村主任王昌海可没有少操心呀。是他17年的坚守和付出,才让今天的天堂村变成了真正的‘人间天堂’、‘幸福天堂’。”

王昌海介绍即将落成的新村
 

他的选择:放弃个人致富坚守山村17载无悔无怨

上个世纪90年代,正是外出务工大潮风起云涌之时,对许许多多贫困山区或有志于摆脱贫困命运的农村青年来说,外出务工已然成为了必然选择。

1997年初,时年23岁的王昌海应村里的伙伴邀请准备外出之时,天堂村的村支书和村主任两次找上门来,希望王昌海放弃外出,利用自己在中学里学到的知识,为全村村民挑起农业技术指导员的重任。在一番促膝谈心后,面对因缺技术的村民,一番思量后,王昌海毅然放弃了自己外出创富摆脱家庭贫困的梦想,毅然挑起了全村村民农技员的工作重任。而其时,若王昌海外出,凭他的知识和吃苦耐劳,年入5万元不在话下,而当时农技员一年的工资却只有600元。

面对如此大的收入落差,家里人怨,村里有的人也在暗地讽他是“想当官想疯了”。但王昌海却对此充耳不闻。走马上任第一天,他才发现,村民之所以受穷,很多村民主要是没有知识,有的买谷种或农药,连包装袋上的说明文字都不认识。

面对全村村民这一整体文化水平不高的现状,作为村农技员的王昌海,在自己不断加强学习的同时,每论秋收春播,走村串户指导村民进行科学播种管理就成为了他的主要工作,早出晚归或早出深夜归是常事。对此有人很不解地问他说:“你几十块钱一个月,对你这样一个青年小伙划不划算哟?”王昌海莞尔一笑说:“若为了钱,我早就外出了。”

一分付出一分收获。在王昌海的指导下,1998年,天堂村的大春和小春作物均创历史新高的丰收。特别是那些基本没有多少收获的冷水田,在王昌海的指导下进行测田施肥,亩产量达到800斤,是此前的2倍还多。

这以后的10年时间里,王昌海又先后担任过村团支部书记、村民兵连长等职务。每一个岗位,都让王昌海干得风声水起,活力无穷,倍受村民称道。

2007年秋,在村民的众望所归中,王昌海走上了天堂村村主任的领导岗位。其时,村里的1600多人,真正留守家中的只有6、700人,且基本是老人和孩子。从此,王昌海开始了他默默担起带领村民迈向致富之旅的行程。尽管如此,如今已经在外闯荡出一片天地的一个关心他的老板找到他说:“凭你的管理水平,跟着我一起干,虽然你是村主任了,但一年收入绝对抵你10年。”王昌海见这个乡亲是真诚想帮自己,就对他说:“如果你真想帮我,就把你准备在外投资的项目拿回村头来吧,支持我们天堂村。”一番真情的话语,深深打动了这个老板。目前,该项目已经启动,为让王昌海放心,该老板还先期交了一万元的“定金”。

如今,17年过去了,王昌海还是一个年收入只有万余元的村主任,而当年邀他一起外出打工的儿时伙伴,早已跻身于“亿万富翁俱乐部”。

他的欣慰:幸福像花儿一样在大山绚彩绽放

“我没有外出务工挣钱的手艺,但近几年随着宽阔的水泥路修到家门口,我在家头靠发展水产养殖,一年下来也不下3万元的收入,比在外边打工少不了多少。”12月6日,笔者走进天堂村,该村六组村民余中才谈起因公路修现在在家中靠发展生态水产养殖发家致富,就抑制不住内心的感激。

要致富,先修路。王昌海自走上村主任岗位后,他就同支部书记和村两委干部一起,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通过修路来斩断穷根。村集体没有钱,全靠村民集资也不现实。为了打通村里连接其他村的主干线,到组的路就从修泥结石路开始;为了筹集修路资金,王昌海找镇政府,找联系该村的区级部门,找该村在外务工的功成人士。为了能尽可能地让家乡出去的老板们多出几个钱,他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先后10次往返泸州、纳溪等地,他自己仅花去的车费就上千元,电话费都花了几大百块。

在修路过程中,为了让有限的资金修出高质量的路,由于自己对建筑修路有经验,王昌涨就亲自找施工队伍,自己购买砂石材料、自己当“监理”。累了,就在路边歇息一会儿;渴了,就喝上一口茶水。在几个月的修路时间里,他基本没有过问家里的农事,人也足足瘦了两圈。但一条条高质量的水泥路和泥结石路却修了起来。而今,几年过去了,村里已硬化的水泥路已近10公里,泥结石路有10多公里,小水泥便道20多公里,80%以上的村民都通了毛坯路。

随着交通出行的畅快起来,王昌海同村党两委一班人又响亮地提出了“一区一场两园”的产业发展增收新思路。一区,即依托现有的优美植被和环境把天堂村打造成农业观光休闲旅游区;一场,依托目前已经丰富的水产资源,打造千亩生态鱼场;目前,已建成30余口鱼塘300余亩。2年内,生态水产养殖面积将达到100口面积达2000亩。两园,即1000杨梅采摘体验园和1000亩核心有机茶示范园。目前,杨梅已种植近百亩,茶园近3000亩。

为了确保这几大产业成为富民增收的新引擎,王昌海在积极引导村民组建了水产、茶叶和杨梅等专合组织,让村民就地就近就业。目前,仅茶叶专合社常年解决100余村民的就业。村民一年下来,少则收入几千元,多的超过3万元。

“一区一场两园”的产业发展让村民过上了好日子,还要让村民住上好房子。自去年以来,天堂村就先期启动了新村建设,2015年农历新年前,“天堂新村”一期的18户村民就将陆续搬进面积达180—270平方米的“别墅”,由此过上做饭烧天然气、喝上自来水并安装宽带的幸福生活。而第二期33户村民的小别墅也将于2015年初春启动。

天堂村距离最近的学校有6公里,为了解决村里留守儿童的幼儿教育,王昌海在2012新建村两委办公阵地时,就专门建设了两间屋子作为幼儿教育场所,并同时完善了生活设施。近两年,村里的20多名孩子在村头就接受了优质的幼儿教育。更重要的是,还为这些孩子们筑起了一道安全屏障。

“以前每天早和下午,要去6公里外的中心校幼儿园接送孙儿,每月要花去300多元的摩的、面的费不说,还很不安全。”说起现在的幸福生活,天堂村六组胡杨林双眼笑得眯成了缝,“现在我们的幸福生活呀,真的像花儿一样!”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