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泸州频道消息(特约记者 金其云)2012年纳溪全区镇(街)级公共财政收入23921.24万元,在2010年基础上实现翻番,增幅达100.2%。其中2012年,大渡口镇地方公共财政收入突破4000万元;护国镇和棉花坡镇突破3000万元;白节镇和新乐镇地方公共财政收入也超过2000万元……
两年中,纳溪区各镇、街道财政收入均实现翻番,农民人均纯收入由5770元增加至8254元。一串串不断增长的数字,显示了镇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日益壮大;一项项基础设施的建成和一项项民生工程的落实,折射出了全区广大群众幸福指数的不断提升。
“造池养鱼” 特色引领裕镇富民
“我家有15亩茶园,按今年茶叶的市场行情,收入4万元不成问题……”3月20日,纳溪区护国镇梅岭村12组村民张旌财说。据护国镇高优茶专业合作社负责王宗杰介绍,该镇现有茶叶面积5.4万亩,产值近3.1亿元。
以特色引领项目,以项目带动产业,是纳溪区落实“两化互动”、“三化联动”、“统筹城乡”的重要举措。该区坚持以工业为主导,以园区建设为载体,以酒业为重点,推动酿酒、化工、竹纸等传统优势产业提质增效。按照“一镇一产业,产业有特色”的要求,全力推进“茶镇”、“中国·麒麟水镇”、“桂花大镇”、“手功苕粉名镇”等特色产业镇发展,进一步增强镇域经济实力。同时,纳溪区加大品牌打造力度,不断提升品牌价值,推动特色农业产业化、品牌化发展。2012年,纳溪区成功打造了“中国特早茶之乡”、“中国特色竹乡”、“中国酒庄文化服务综合示范区”等全国性品牌,护国柚、特早茶通过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林下鸡、瀚源茶、天仙洞、名潭被评为四川名牌,“顺记烧坊”被评为四川省著名商标,四川银鸽被评为国家级龙头企业,品牌战略初见成效。
在推进项目建设的同时,纳溪区进一步夯实产业基础,不仅壮大了镇域经济,也为广大群众架起致富桥。位于纳溪区临港产业园区的大渡口镇依托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白酒产业和物流业,经济生产总值达194521万元,财政收入达4135.1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8518元;护国镇大力发展茶叶和柚子等特色产业,财政收入达加3211.1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8517元;白节镇依托竹茶产业、打古镇发展手功苕粉、龙车和丰乐镇大力发展桂花产业,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8000元。
以特色“造池养鱼”,直接带动一、二、三产业结构优化,促进产业链延伸,扩大了就业面。纳溪区积极推行“简化、减免、贴息、奖补”等各项优惠政策和措施,加大对非公经济的扶持力度,促进非公经济发展。2012年,纳溪区民营经济增加值总量突破50亿元大关,达到56.29亿元,拉动全区经济增长8.0个百分点;全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500多人,新增城镇就业5172人;免费对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民工进行职业技能培训2万多人次;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3800余人。
“放水养鱼” 优惠政策催生镇域经济
阳春三月,走进纳溪区大渡临港产业园区,处处是一派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在天地飘香酒业公司的“中国酒镇·酒庄”样板酒庄建设现场,挖掘机在轰鸣,装载机在来回穿梭,建筑工人在挥汗如雨……目前,浙江产业园区、化工园区和临港产业园区内的各个在建项目正抓紧推进。
项目建设的快速推进不仅源于纳溪区委、区政府强有力的推进举措,还源于各项优惠政策和激励机制的出台。
2009年初,纳溪区委、区政府出台《泸州市纳溪区招商引资项目入驻园区涉及有关指标分成办法》,对入驻项目产生的经济和税收指标进行分成。区级引入园区的项目,所有招商成本区政府承担,项目产生的税收指标按区级90%、项目所在镇10%的比例分成;镇级引入园区的项目,招商成本由镇级承担,招商引资、GDP等经济指标全部计入引资镇,税收按引资95%,园区所在镇5%的比例进行分成;招商成本由区级承担的项目,招商引资、GDP等经济指标全部计入引资镇,税收按区政府65%、引资镇35%和园区所在镇5%的比例分成。优惠政策和激励机制出台,不仅激活了各镇、街道招商引资活力,也为镇和街道培植了财源。
同时,该区每年划拨专项资金,用于经济、招商引资、财政收入和民用企业的考核和奖励,进一步激活了全区镇域经济发展活力。优惠政策出台,“飞地招商”成效凸显。2009年以来,纳溪区招商引资成效明显,入驻区工业集中发展区和酒业园区的各类企业达50余家。
“抓环境就是抓发展。”为了解决行政审批服务的“中梗阻”问题,纳溪区实行“一站式”服务,为企业入驻开通了“绿色通道”。园区管委会和项目所在镇指定责任人联系每一个项目,深入项目(企业)一线,及时处理和解决项目推进和企业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扭住发展“牛鼻子” 锁定目标不放松
为贯彻落实省委“多点多极支撑,着力次级突破,夯实底部基础”发展战略和市委“六个突破、四年翻番”的战略部署,纳溪区及时调整思路、细化发展目标,对未来4年的各项工作进行专题研究和部署,各镇、街道也结合镇情进行认真分析和研讨,制定了镇域经济发展目标,进一步加快区域经济发展步伐。
在实现“六个突破、四年翻番”的战略目标中,纳溪区将以特色引领、项目带动、城乡统筹、多级支撑、活力发展和以人为本“六个撬点”,锁定未来4年实现200亿元的目标,同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翻番,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地方公共财政收入等名列全市前茅,基本建成“产业基地,秀美纳溪”。到2016年,纳溪区要着力培育年销售收入亿元以上企业50家,加快融入泸州核心城区,到2016年城区建成区面积在30平方公里以上。
同时,纳溪区将强力推进特色兴区战略,全力推进“中国酒镇·酒庄”、“茶镇”、“中国·麒麟水镇”、“桂花大镇”、“手工苕粉名镇”等特色产业镇发展,增强镇域经济实力,到2016年,全区镇级财政收入全部迈入2000万元行列。其中亿元以上镇1个,5000万元以上镇3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