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溪构建“红色先锋体系” 激发党员队伍活力

2014-02-08 15:00:51来源:四川在线编辑:王晶城

四川在线消息(周天红)今年以来,泸州市纳溪区针对农村党员分散、无职党员多、流动性大、能力素质弱、作用难发挥等特点,根据有职党员、能人党员、无职党员、流动党员、困难党员等不同的个性特征,分类实施“五项行动”着力构建“红色先锋体系”,让农村党员根据自身特点和特长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全面激发党员队伍的整体活力。

实施“有职党员量化考核”行动。对担任村组干部和农业专业合作组织领导班子成员的“有职党员”,实行目标量化考核管理。根据“大、中、小”三类不同村组和种植、养殖、营销等不同类型农业专业合作组织的特点,制定个性化目标考核细则,细化考核项目,签订目标责任书,增强党员考核管理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同时,开展“党员公开承诺服务”活动,每人每年至少承诺办事2-3件实事,党组织和群众对其承诺事项进行考核监督,将考核结果作为评优定级的重要依据。对承诺不具体、不落实的,进行诫免,督促整改落实。目前,全区有2000多名“有职党员”进行了公开承诺服务,承诺事项达5000多件。

实施“能人党员示范引领”行动。对懂经营、会管理、有致富能力的“能人党员”,特别是部分“土专家”“田秀才”“农村经纪人”党员,着力发挥产业项目示范引领作用,促进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致富。大力开展“党员中心示范户”活动,建立“1十10”或“1十X”帮带模范,要求每名“能人党员”至少带动周围10户困难群众和党员发展农业产业,建立特色农产品基地,共同致富。目前,全区600多名“能人党员”已与困难党员群众结成帮带对子7000多个,帮带建立茶叶、林下鸡、花卉、水果等农业产业基地10多万亩。同时,大力推荐“能力党员”进入村“两委”班子。全区已有200多名“能人党员”纳入“村级后备干部人才库”管理,建立个人档案,解决了村级组织“选人难”的问题。

实施“无职党员设岗定责”行动。针对普通党员和部分身体素质好的老党员“无职无位”的特点,积极实施设岗定责,结合不同年龄、学历和特长,设岗、选岗和上岗,调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热情。根据无职党员的基本情况,设置产业发展、政策宣传、市场信息、技术推广、扶贫帮扶、财务监督、卫生保洁、纠纷调解、治安维稳、关心关爱等10个岗位,要求公开选岗,主动亮明身份,表明履岗态度,公开承诺岗位事项,让每名无职党员肩上有责任、工作有任务、行动有目标。目前,全区2000多名农村无职党员找到了自己的“岗位”,5000多名党员挂上了“党员之家”的牌子,主动亮出自己身份。

实施“流动党员能力回引”行动。对外出流动党员通过分行业、分特长、分领域,按照“技能型”“市场信息型”“资金型”“招商引资型”等内容建立“外出流动党员能力档案”,把外出务工党员的资金、技术、信息、招商引资等方面的优势进行分类管理,摸清家底。大力鼓励外出流动党员回乡创业,特别是在区内重点项目领域和农业专业合作组织中挑大梁、当领队。结合“绿色食用通道”“小额信贷”等项目载体,帮助协调解决资金“瓶颈”。制定水、电、土地等政策服务优惠项目,鼓励带头创业,为家乡招商引资。同时,定期评选表彰一批优秀外出流动党员“回乡创业之星”。全区已有200多名外出务工党员回乡创办、领办了农村产业项目20多个。

实施“困难党员造血帮扶”行动。针对部分党员缺技术、缺项目、缺资金,致富无门路的特点,开展“造血帮扶”。充分利用全区176个村级远程教育站点,开展党员大培训,要求每名困难党员至少掌握1-2门农业实用技术。目前,全区已开展茶叶、蔬菜、水果等农业实用技术培训30多场次,2000多人次参加培训。定期组织困难党员到农业产业基地参观学习和现场观摩,增强发展产业致富的信心。同时,建立“困难党员帮扶基金”,在项目上找路,在经营上闯路,在发展上铺路。目前,全区已建立“困难党员帮扶基金”50多万元,帮助300多名困难党员找到了致富路子。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