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泸州消息(黄彦儒)自四川省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应急响应以来,纳溪区新乐镇采取多形式、接地气的方式,多渠道开展宣传,切实把疫情形势、防疫知识、工作要求宣传到家家户户,切实提高群众防范意识,形成人人参与、群防群控疫情防控格局。
“土味”小口诀飞入群众家
“黄大爷,新年好啊,我们是来给您送宣传单的,您来看看……”自四川省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应急响应以来,新乐镇组织机关职工、村社干部、党员志愿者组成了宣传队伍,宣传队员的身影出现在田间地头。
纳溪区新乐镇结合农村实际,创新编制《疫情提醒防控口诀》等宣传资料,把防疫知识送到每一位村民的手中。“吃野味,要不得,染上肺炎不得了;不乱串,不拜年,单碗坚决不参加;勤洗手,戴口罩,身体健康最重要……”广播音频虽然好,但普通话总是感觉不接地气,结合家乡话写出来的防控口诀朗朗上口,大家很快就能记住了,遇到不识字的村民,宣传队员们还会耐心地读给他们听。“我个人在家,又不识字,多亏了志愿者给我讲,我才晓得这病有多吓人,我现在能不出门就不出门,只要一出门就把口罩戴着!”棋盘村的吴大爷说。
“拉风”摩托车队+广场舞小音响把耳朵叫醒
新乐镇长安村的刘大姐最爱跳广场舞,从前,她每天晚上7点都会提着小音响,准时到村文化广场跳坝坝舞,但因为这场突发的疫情,她被迫“禁足”在家。听说村上的音响不够用,刘大姐第一时间借出了自己的小音响。“音响反正现在也是闲置,能帮上忙最好不过了,希望大家都认识到疫情防控的重要性。”刘大姐的借音响的事情很快就在微信群里传播开来,其他群众也“不甘示弱”,纷纷贡献力量。
马大哥主动借出自己的摩托车,参与到防疫宣传队伍中来。“防治新型冠状肺炎不是谁一个人的事,是咱们全国人民的事。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摩托加上音响,不就是宣传车了吗?”摩托车队用小音响走村入组的流动声音,织密了疫情防控的安全网络。
截至目前,新乐镇参与疫情防治工作志愿者100余名,出动移动音响60余台、宣传车24余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