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泸州消息(向育凯)“这个‘年’没有走出家门,在家做了200多斤苕粉,既符合党委政府要求,又可以挣3000多元钱。”2月12日,泸州市纳溪区龙车镇曹湾村3社王富江利用晴好天气,将手工苕粉进行凉晒,等疫情过后便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66岁的王富江年轻时曾在部队服役6年,退伍回乡后以种养殖为主,勤奋朴实,一双儿女成家后都已外出务工,夫妻俩虽然年纪较大,但是闲不住的人。去年种植近10亩土地,收获粮食1万余斤,红苕数千斤。王富江说:“这几年的‘怪事’还真不少,去年非洲猪瘟,家里养的几头猪死后,几千斤红苕鸡鸭肯定吃不完,如果再不想办法,‘搬’回家的红苕烂了就太可惜了。”
从疫情发生以来,龙车镇党委政府立即召开紧急会议,对抗击疫情进行安排部署,党员干部迅速开展入户宣传、返乡人员排查等工作,确保群众生命安全。
王富江老人利用晴朗的天气,不停地翻晒手工苕粉,他说,从农历正月初二以来,村社干部陆续进村入户宣传新型病毒知识,再三要求村民不外出、不聚会。农历新年10多天,“过年”没走一个“人户”,与老伴一起将红苕做成苕粉。他对国家的疫情防控充满信心:“有党和国家重视,疫情肯定很快就被控制住,等将疫情消灭了,就可把苕粉卖忙春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