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纳溪:村支书多重身份战疫情 防控一线放光彩

2020-02-20 10:36:13来源:四川在线编辑:阮长安

四川在线泸州消息(李镇康 陈勇)“孙支书很忙,一直都在奔跑……”这是纳溪区龙车镇芦花村村民对孙勇的印象。

孙勇,龙车镇芦花村党支部书记,在疫情面前,他冲锋在前,带领村“三委”班子和党员群众积极投身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他也是一名退役军人,他把听党指挥、服务命令、忠于职守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带到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一线中去,按照“一级响应”进入战斗状态,成为了龙车镇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中疫情防控检查点执勤人员中的一员。他还是一名乡村医生,更把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放在心上、护在身后。他多重身份战疫情,一直奔跑在“疫”线,切实用实际行动在自己多重岗位上大放光彩,矢志不渝践行使命担当,守护着整个村庄的安宁祥和。

党性能检视:岳父岳母双双骨折,毅然奔赴战“疫”一线

“喂,孙支书,由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在全国各地蔓延,防控形势逼人,要求你们村社干部停止春节假期休息,立即入户开展排查从外地返乡回来的人员,尤其是湖北返乡回来的人员,建立台账,做好登记上报工作。”今年农历大年初一,注定是一个不平凡一年的开始,年前孙勇的岳父岳母在一次劳动中双双下肢骨折,他大年三十晚上才回家和自己的父母孩子团聚,大年初一又过去照顾二老,孙勇正在驾车前去合江县大桥康复中心去照顾岳父、岳母二老时,突然接到镇上值班室紧急电话通知,立即返回工作单位,开展疫情防控相关工作。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爸、妈,对不起,我要马上回村里开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我必须马上返回,你们就暂时请护工照顾你们吧!”给岳父岳母打完电话,孙勇没有一丝犹豫,立即调转车头赶往芦花村村委会,通知村社干部召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紧急工作会。

当天上午,成立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由自己担任组长,统一指挥,并安排布置疫情防控相关工作。第一时间向上争取和四处购买口罩、消毒液、体温枪等防疫物资。会议结束后,孙勇带头,全员出动,按照网格化责任分工,全力以赴开展疫情防控各项工作,立即会同村社干部挨家挨户开展从外地返乡人员的摸排工作,同时快速反映,凝聚各方力量,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充分利用微信、QQ、小喇叭、横幅、《倡议书》、《告知书》等一切传统与新兴相结合,“线上”+“线下”相交叉的宣传方式,在短短24小时内即营造出随处可见的宣传氛围,正式打响了芦花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狙击战。

退伍不褪色:争当“抗疫”志愿者守护群众生命线

“你好师傅,请问你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车内人员有没有去过疫情高发地区的,有没有与湖北返乡人员接触过?”“这边需要测量你的体温,登记信息,请你配合。”2月11日,在龙车镇往江阳区石岭村方向场口防控疫情检查卡口,党旗飘扬,“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的标识也格外醒目,一群抗击疫情的志愿者在指挥交通、查验过往车辆、给行人检测体温......各有分工,井然有序。这些坚守岗位的人员中很多都是自发向前的党员、退伍军人,孙勇也是其中一名退役军人志愿者。

“我是一名退役军人,退伍时‘若有战,召必回’的铮铮誓言一直植根在我心中,此次战‘疫’关卡执勤必须严格执行上级命令。”在龙车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再部署会上,孙勇积极响应政府号召,是第一个站出来报名参加卡口值守的退役军人志愿者,随后,全镇其它退役军人纷纷报名参加,龙车镇抗击疫情的退役军人志愿队伍逐渐壮大,目前已发展到了80余名,他们大多数被安排在龙车镇各条道路卡口值守,为居民生命安全站岗、为人民健康放哨。

“黄妹妹,你要的生活用品,给你放在门前了。这几天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还在增加,你们好好在家待着,哪里都不要去哦,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再给我打电话嘛。”“家里人口多,所需物资多,感谢孙支书帮我们代买生活用品。我们都会响应号召,待在家里不串门。”2月16日,村民黄露家一共5口人,当前急需面条、牙膏、方便面、儿童用药等,孙勇想的利用卡口换岗的时间做点“代购”服务帮他家解了燃眉之急。

“虽然现在不能出去,但是只要家里差东西,给村里穿迷彩服的那个年轻伙计打个招呼,他就帮忙买回来,很方便,感谢他。”芦花村民五保户张明均老人在收货后高兴地说。

“真的不好意思,累着你了,孙支书,这是你给我垫付大米的钱。”“不累啊,我自己开车一去一来很方面的,这点小事只要村民有需要,我都会尽力帮助解决的。”孙勇给村民叶长虹送完大米后,又拿着那张为村民购物的明细清单,拉着一车的生活物资继续给下一户村民送去。就这样,孙勇在村民心中又多了一个“代购员”称号。他将村民的生活物资从村头送到村尾,尽心尽力为村民服务着,别无所求,只愿早日打赢这场战“疫”!

医德暖人心:以身示范教会老年人正确防护“敌人”

“老李,这是我送给你的新口罩,你拿着跟着我学戴口罩,首先手持口罩扣于面部,鼻夹侧朝上,一般深色面朝外或褶皱朝下,上下拉开褶皱.....”2月14日,孙勇给芦花村1社低保贫困户李平均送去一次性医用口罩后,还不忘以身示范,教会他正确佩戴口罩。

“我是学医的,2000年在泸州卫校毕业后应征入伍,到了新疆疏勒县69215部队卫生队工作,期间参加过2003年抗击“非典”全过程,退伍返乡后现在又是芦花村卫生站的站长,知道病毒传染的厉害,自己对病毒疫情防控有一定的经验。做好疫情防控,单靠镇村社干部的力量还不够,人民群众做好自身防护也很重要,村里还有很多人不知道如何正确防护自己,尤其是缺乏自理能力的老人,还得需要专业人员去宣传指正。现在正是需要自己发挥专长的时候,我相信只要我们群众做好了自我防护工作,病毒是不会主动找上身”。孙勇对战胜“疫”情,信心满满。

“给村里缺乏自理能力的老人免费送口罩,教会他们正确佩戴口罩”这仅仅是孙勇做好群众自我防护工作的一个缩影。疫情防控期间,他还要每天开上自己的私家车开展疫情防控宣传工作,及时制止聚会人员、未带口罩群众。赢得全村群众点赞。

当有人问孙勇:“那些从外地返乡居家观察人员可能携带病毒,你去宣传、摸排、登记,不害怕被感染吗?”他总是笑着说,我是一名村医、也是一名退役军人,更是一名党员干部,我只是做了一件自己该做的事,即使有风险,也会挺身而出,力所能及,保护好我的村民不受“敌人”侵害。

一刻不停歇、一丝不松懈、一直冲在前面,面对疫情,孙勇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党员干部”退役军人”“医生”的初心使命,多重身份战疫情,在平凡的基层岗位上,在防控一线中绽放光彩,点赞战“疫”一线的最美逆行者。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