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溪龙车:女党员主动请缨 战“疫”一线

2020-02-21 10:48:51来源:四川在线编辑:阮长安

四川在线泸州消息(邱有义)“妈妈,今天老师讲的新知识我都学会啦。我想你啦,你一定要注意安全,早点回来,我会乖乖在外婆家等你来接我的。”19日交班回到宾馆,魏光蓉拨通了母亲的视频电话。看到大儿子张壹漫懂事的模样,她的鼻子酸酸的,儿子才上一年级,却已经是个小大人。

我是党员驰援武汉义不容辞

魏光蓉是纳溪区龙车镇塘口村人,塘口村党支部一名普通党员,同时也是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呼吸重症医学主管护师,泸州驰援武汉的第一批医护人员。

“我是党员,应该到最需要的地方去。”1月22日,正在龙车老家轮休的魏光蓉了解到,泸州将派医护人员驰援武汉。身为呼吸重症科主管护师,她知道武汉患者需要她,便向家人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放心去吧,孩子我们会照看好,你只要保护好自己就行。”看到女儿坚定的眼神,父母忍住心中的担忧和不舍,全力支持她的决定。考虑到父母要经营店面,妹妹马上要高考,魏光蓉把大儿子留在了父母身边,又把小儿子送回合面奶奶家,便急匆匆赶回单位等候安排。

战疫一线爱哭女孩学会坚强

大年初一一大早,魏光蓉踏上了前往武汉的征程。来到武汉后,魏光蓉和同事们被分配到距离华南海鲜市场只有1.2公里的武汉红十字医院,接管了30名病人,其中有危重症的,还有截肢的,一个护士至少要照顾6、7个人的吃喝拉撒和常规治疗,还要随时准备抢救重症病人,一刻也停不下来。

在紧张忙碌的同时,厚厚的防护装备也考验着他们。穿一次防护服需要27个步骤,洗手12次,脱的时候需要更加小心,稍有不慎就会感染。他们还需克服防护服下的憋闷、头晕、气雾遮挡视线等不适。静脉穿刺、肌肉注射、雾化吸入、吸痰护理、压疮护理、气管切开护理等原本看似简单的操作,都变得不容易。

“情况比想象的要难,有时病人前一刻才有好转,下一刻突然又加重,甚至抢救不过来。”魏光蓉和同事们更要面对突如其来的心理打击,几天甚至十几天的努力最后又化成泡影。

“其实我平时是很爱哭的一个人,但是这次‘出征’,却没有流一滴眼泪。”魏光蓉表示,自己是一个连看电视剧都要流泪的人,但是从出征的那一刻,她便知道,自己必须学会坚强,因为只有医护人员变得坚强了,才能让病人看到更多的希望。

千里之外家人与之一路同行

“上班时心里只有病人,回到宾馆便会想很多,但最想的就是家人。”由于每天和病人密切接触,医护人员之间的防护要求很严格,一回到宾馆,必须呆在房间自我隔离,每每这个时候,魏光蓉就会无比想念自己的家人,每天给家人电话、视频报平安,已经成为一种习惯,而家人的鼓励和支持也给了她更大的信心。

“妈妈,其他同学都是爸爸妈妈陪着学习,你好久才回来陪我?”2月9日,是大儿子上网课的第一天,由于外婆不太会操作,儿子的作业没有及时完成,视频的时候显得特别委屈,小脸憋得红红的。魏光蓉心里五味杂陈,却只能隔着屏幕鼓励儿子,要做一个勇敢的男子汉,长大了才能和妈妈一起打“怪兽”。

为了不让她分心,快高考的妹妹学习之余总会抽时间关心小外甥的学习;年迈的父母重拾课本学习起小学的功课;儿子知道妈妈在屏幕另一头打“怪兽”,很是崇拜,变得越来越懂事;丈夫也在大年初二上班,在后方和她一起战“疫”。

“作为医护人员,此次受命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共产党员,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听党指挥,服从安排,保证完成任务!”在武汉的每一天,魏光蓉都没有忘记自己入党时的铮铮誓言,也没有忘记出征时的信心和决心,她坚信,只要大家一起努力,一定能早日战胜疫情。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