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泸州消息(王超明 李帮涛)“家乡给予农民工这么多的关怀和支持,正是返乡创业、大显身手的好时机。”四川省泸州市纳溪区丰乐镇杨刚对记者说。2019年1月,在国外工作5年的硕士研究生杨刚辞去环境稳定、待遇优厚的工作,回到四川省泸州市纳溪区丰乐镇创办公司,开启猕猴桃现代化种植之路。
服务不停歇,关爱常态化。近年来,纳溪区坚持以全力抓好全国第三批结合新型城镇化开展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试点为契机,始终把推进返乡下乡创业工作摆在重要位置,有效促进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助力乡村振兴。2019年,纳溪区成功创建为“四川省农民工返乡下乡创业工作先进县(区)”。
绿色产业驱动吸纳返乡创业
千山披绿,早茶飘香。3月12日清晨,采茶工人在纳溪区护国镇梅岭特早茶基地巧手飞舞,一片忙碌。“我每年都到周世庆的茶叶基地采茶叶,仅采茶一项就增收2万余元。”护国镇应石村二组村民朱春燕说。
四川凤岭茶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周世庆说,“区上在产业规划、茶树管理和融资协调等方面给我大力扶持,仅他的公司就带动周边1300余户茶农共同致富,吸纳200余人就业。”
纳溪区推行“企业、农户、基地、合作社”和“订单合同、流转聘用、投改股”等多种合作模式,大力发展竹筒子、茶杯子、酒罐子、醋坛子、果盘子、菜篮子、米袋子“七子”产业,建设容纳返乡人员创业为重点的现代农业体系,带动农民工返乡就近就地创业就业。2019年,19名返乡下乡创业先进典型人物中,12人发展“七子”产业项目。目前,纳溪区还建成80万亩林竹基地、20万亩高粱、水果等产业基地,吸引广大村民积极参与本地发展。
春节过后,为保障纳溪园区企业按时复工复产,纳溪区依托四川省农民工大数据平台,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在企业和农民工之间架设一座连心桥。“目前,纳溪区人社局送来600余名农民工及相关岗位需求人员,及时帮助园区企业复工复产。”泸州纳溪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胡吉说。
多点孵化平台承接返乡创业
3月11日,记者来到纳溪花田酒地景区,只见一条全部使用双层钢化玻璃铺设的水滑道用钢结构支撑,从山谷底部架空,宛如一条巨龙盘旋在山中,山谷里时而传来游客体验水滑道时发出惊叫声。
玻璃水滑道项目只是纳溪区酒镇酒庄创业孵化园孵化项目的一个缩影。近年来,纳溪区依托“花田酒地”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资源优势,成立酒镇酒庄创业孵化园,孵化出旅游项目20余个,带动周边近800名村民就业。
为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纳溪区按照“县有园区、一镇一园(点、基地)、突出特色”思路,大力推进产业创业园区、众创空间、创业孵化基地等创业平台建设,打造“城镇+园区”多点多园支撑的创业孵化平台。目前,建成各类创业园区(孵化基地)“双创”孵化载体总面积5万平方米,承接各类项目260余个,创建省级、市、区级创业孵化园区7个和区级创业示范点(基地)7个,认定国家、省级众创空间15个,建立国家、省级就业扶贫车间(基地)6个。
优化服务保障鼓励返乡创业
3月15日,在纳溪区护国镇春晟服装厂,生产车间呈现出一片繁忙的景象。“目前,20余条服装生产线全部复工,解决当地300余名村民就业问题。”春晟服装厂创办人李勇表示,稳岗补贴、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社保减免等政策“红利”让他信心倍增。
近年来,纳溪区大力从“人、才、物”三方面,破解创业“瓶颈”,为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出台《泸州市纳溪区结合新型城镇化开展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试点工作实施意见》《云溪人才新政20条》等政策性文件,设立2000万元人才发展基金,,对返乡创业农民工给予最高额度15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贴息,对返乡创业农民工和农民企业家领办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给予最高额度30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贴息;大力从财政收入、金融信贷、招商引资、用电用地、项目审批等方面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试点工作开展以来,新增民营企业1500家,个体工商户7800户,带动就业6万余人。
下一步,纳溪区将通过强化示范引领、扶持特色产业、优化创业服务等举措,不断探索新路径,创新工作思路,继续支持、引导农民工等人员返乡下乡创业,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