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溪区:技术销售省事省心 脱贫户搭上产业扶贫“快车”

2020-03-31 15:42:57来源:四川在线编辑:阮长安

四川在线泸州消息(杨桃 金其云 马光焱)“这片柑橘再过两年就可以挂果,预计每亩可以收入4000元。”3月30日,泸州市纳溪区大渡口镇太和村8组脱贫户吴通能一边为柑橘苗摘花一边说,搭上村里产业扶贫快车后,柑橘在技术管理和销售环节都省事省心。

在太和村8组千亩柑橘基地,漫山遍野的柑橘苗白色绽放,种植户抢抓时节施肥、除草,摘花扶苗,扶贫产业基地一派喜人。太和村以前因为基础设施差和产业薄弱,2014年被列为省级贫困村。脱贫攻坚中,太和村在党和政府及帮扶单位、社会各界的大力帮扶下,完善了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壮大了产业,2016年退出贫困村行列。

今年40岁吴通能,是太和村推进产业扶贫第一批受益者之一。种柑橘前,吴通能一家五口靠种地度日,平时打零工的收入几乎都用于年迈患病的父母医疗支出,是建档立卡贫困户。通过政策扶持和自身努力,2016年吴通能一家成功脱贫。2018年秋,吴通能筹集资金,不仅把自家10亩山林全部种上柑橘,还流转了30亩荒山打造果园。“我的柑橘全部挂果后,每年增收10万元不成问题。”吴通能对柑橘产业发展前景充满信心。

作为脱贫户,吴通能的发展潜力和底气从何而来?太和村返乡创业带头人、村党支部副书记杨忠琼成立的百亿家庭生态农场为吴通能脱贫增收致富吃上了“定心丸”。

“要巩固脱贫成果,让脱贫群众稳定增收,必须要有产业支撑和龙头带动,让村民搭上产业脱贫快车。”2014年,太和村返乡青年杨忠琼瞄准高山生态优势和林地资源,发展林下鸡养殖,带动周边100多户村民养殖增收。随着村里交通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和扶贫项目引进,杨忠琼把目标转向生态种植上,成立大渡口镇佰百亿印象家庭生态农场,以“产业扶贫+抱团发展”模式,带领村民发展李子、桃子、柑橘、藤椒种植和林下鸡、活水鱼养殖等多个产业项目,通过标准化管理和产业化营销,降低村民“单兵作战”带来的种养风险,让村民们稳定增收。在脱贫攻坚中,太和村连片发展茶叶、柑橘、藤椒等产业近5000亩,200多户村民发展林下鸡、活水鱼等特色养殖,产业规模进一步做强做大。

“村民可以通过带地入股、在农场务工挣钱、接受技术培训等多渠道增收。”杨忠琼说,目前已有130多户村民参与百亿家庭生态农场,其中脱贫户就有近40名。他们有的搞水果种植、有的发展养殖、有的在农场务工就近获取劳务费,一边学习现代农业技术一边稳定增收。

太和村8组脱贫户吴成林今年69岁,脱贫之前家里房屋倒塌,夫妻俩身体多病,平时在周边打零工为生。在脱贫攻坚中,老俩口被纳入医保,政府通过危房补助项目帮助他重修了房屋,还帮他改建厨厕,日子过得像模像样。

“趁现在自己还走得干得,抓紧发展几亩柑橘,以后生活就不用愁了。”看到党的扶贫政策和其他村民发展产业的干劲后,吴成林决心不等不靠主动干,做自力更生幸福汉。于是,吴成林利用家门口的闲置林地发展了5亩果园,搭上了村里产业扶贫快车,果苗栽种、肥料施灌、技术管理都由百亿家庭生态农场提供全程指导帮扶。“以后老了走不动了,水果由家庭农场统一回收销售,在家中坐等收钱。”吴成林高兴的说。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