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溪区龙车镇:贫困村修通产业致富路

2020-04-29 12:15:35来源:四川在线编辑:阮长安

四川在线泸州消息(邱有义)“这段路全长1.4公里,修通后将方便中药材的管理和以后的销售。”4月27日,在泸州市纳溪区龙车镇古楼村中药材基地看到,基地项目公路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约三分之二的公路已经建成投用。

据悉,古楼村位于纳溪区与合江县交界的鼓楼山上,这里风景优美,环境宜人,是泸州近郊避暑养生的首选之地,还因剿匪战争而闻名川南之地。但是,由于山高路险,交通不便,该村一直以发展传统农业为主。改革开放后,年轻人大量外出打工,挣钱以后大多举家外迁,剩下的人家愈发贫困。2013年底,该村被识别为省级贫困村。

近几年,在国家扶贫开发政策的扶持下,当地党委政府带领村里群众因地制宜,通过改善基础设施、发展农业产业、引导群众就业、政策兜底扶持等措施,让古楼村发生了较大变化。2016年,该村顺利摘帽,村里30户贫困户全部脱贫。

“脱贫只是开始,我们还有带领群众致富奔康,让古楼村实现乡村振兴。”该村党支部负责人王大彬告诉笔者,近几年,古楼村立足自身优势,探索带领群众发展集生态种养殖和观光旅游于一体的都市近郊游产业,中药材基地便是该村生态种养殖的重要部分。

基地占地80余亩,主要用于种植黄精、白芨、金线莲等名贵中药材。通过“公司+业主+农户”的模式,由村集体公司利用上级扶贫项目资金完善基础设施,再以基础设施入股取得固定分红。引进业主进行药材种植和管理,并吸引周边有条件的群众以土地入股,共同参与经营管理,收益后按股份进行分红。同时,基地还优先聘请附近有劳动能力的脱贫户务工,增加他们的收入。

“要致富,先修路,发展产业更离不开道路。”基地负责人廖龙福说,该段道路为2019年扶贫财政专项资金项目,全长1.4公里,有效路面4.5米,总投资约110万元。道路贯通后,不仅方便了原料运输和药材销售,也方便平时的管理。待到药材开花时节,还能方便游客观赏,对古楼村发展近郊旅游、带动群众增收致富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