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泸州消息(廖胜春 罗艳婷 吴丹)“大家好,我们现在是在困难户银德珍奶奶的枇杷基地……”5月15日,在泸州市纳溪区天仙镇银罗村枇杷种植基地,两名身着红马褂的青年志愿者正在枇杷树下直播,帮助困难群众银德珍线上销售枇杷。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推进乡村振兴青春建功行动,充分发挥青年党员、共青团员、青年志愿者的才智和创新思维服务乡村、助农发展,共青团泸州市纳溪区委组织来自当地各条战线的40余名志愿者,来到纳溪区天仙镇银罗村开展“逐梦青春促脱贫•同心助农为发展”活动,志愿者们通过在果园里直播采摘、线上销售,帮助困难户、缺劳户、脱贫户等特殊群体销售生态枇杷,助农增收。
“手机面前也能卖枇杷,真神奇!”66岁的银德珍第一次接触直播,不禁感到好奇,还不停地和网友打招呼。她家住在天仙镇银罗村,家里只有她和两个还在上学的孙子相依为命。眼下正是枇杷采摘的季节,怎么才能卖个好价钱补贴本不宽裕的家庭呢?年迈的她望着树上金灿灿的果子一筹莫展。志愿者们知道后,提前做好准备,陪同银德珍奶奶一起来到她家的枇杷树下,参加线上直播销售,获得网友的高度关注。
“枇杷有止咳润肺的功效,这里的枇杷个大、味甜,非常有名……”志愿者曾妍一边向网友介绍枇杷的功效、品种、口感等,一边展示现场采摘、现场试吃、现场包装,一时在直播间掀起一场“爱心接力”,源源不断的订单在云端飞来。同时,他们还通过微信群、朋友圈等各种方式向身边的亲朋好友宣传展示生态枇杷,为天仙枇杷代言。
“感谢这些年轻人,一会儿就帮我挣了几百元。”银德珍奶奶脸上露出开心的笑容,激动地说到。当天,志愿者们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帮助当地困难户销售枇杷3000余斤,实现销售收入28000元,受到当地群众纷纷点赞。
纳溪区天仙镇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开始种植枇杷,如今已发展到近两万亩,有早钟、解放钟、贵妃等16个品种,天仙枇杷先后获得“全国地理保护标识认证产品”“全国绿色食品认证”等殊荣。“一株枇杷做大一个产业,一个产业带富一方百姓。”枇杷种植已成为当地群众脱贫奔康的致富产业之一。
“预计今年全镇的枇杷产量有300万斤,因为疫情防控,主要采用直播、电商等‘线上+线下’的方式进行销售,预计在5月底就可以卖完,销售收入可达3000万元以上,帮助困难群众户均增收2000元。”纳溪区天仙镇副镇长李模成说。